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深评丨走向世界不要靠拢世界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杜方绥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7年06月12日 20:16:58

更多

作为译者的信念就是忠于自己的阅读感受,信于读者的解读能力,还原文以本来的文学价值。

  原标题:走向世界不要靠拢世界

6.jpg

  常有人问我为什么开始学中文,我会有负众望地敷衍道:没有原因,纯属偶然。当时我在读英语本科第三年,报名选修课的时候突发奇想:选择中文。就以这么简单的结缘方式走出了青春迷茫,踏上了我人生中趋向最分明、收获最丰富的旅途。此前,我不曾为自己对中国一无所知而感到过遗憾,但从那时候起,我便开始恶补这份无意中的遗憾。我学中文只是相对偶然,因为我本来就对语言学、文学和写作感兴趣,而中文在这方面很有挑战性。2009年开始读文学翻译研究生之前,并没有想过当翻译家,我最初想当作家,最终却没有写出自己满意的东西,于是借了别的作家的光来实现我的文学梦。这不仅是自嘲,我真心觉得能“职业享受”语言创作这一方面的乐趣,哪怕不是原创,至少也圆了梦的一半。

  我翻译的第一本书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第二本是莫言的《月光斩》,是我2013年参加“中国当代优秀作品国际翻译大赛”时选择的参赛作品。莫言也是我博士论文的研究对象,具体研究的是其小说中虚构的人物‘莫言’。自从我的导师杜特莱教授——他翻译过莫言等当代中国作家好几部小说——在课堂上让我们翻译了《四十一炮》的片段作为练习后,我就迷上了这位怪才作家。我翻译的最新一部书与莫言的风格相差甚远,就是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畅销书《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作者饶平如生于1921年,经历过抗日战争以来中国的历次事变,我出生的时候他已当了爷爷、外公。虽然译者不必具有与原著作者相等的阅历,但每念及此我会有些愧不敢当,觉得以一己拙笔难书饶先生寸阴是惜、轻轻拾起记忆碎片拼贴出来的文风。后来我想,翻译毕竟传达的不是原文独有的表达形式,而是原文读者的阅读体验。所谓“传神”在我看来只能这么理解。

  法文版《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近期的问世引起了法国媒体不少的关注。快96岁的饶先生不远万里来到巴黎,接受了十几场采访,记者们被他的精神所感动,几乎都加长了原报道计划的篇幅。回顾自己作品所引起的热潮,饶先生笑称是“木偶奇遇记”,其作品罕见的朴素证明了这是一句心里话。他之所以2008年拿起笔来写来画,原是为了悼念亡妻毛美棠,并且给子孙描绘他俩从小的共同回忆。据他在采访中介绍,他原本没想到媒体和出版机构会看中这么一部“家用”的作品。估计正是因为作者想为家人“追忆似水年华”的初衷,他那本有形有色、有声有情的回忆录才获得了如此广泛而热烈的反响。

  这一点让我有些力不从心:如何重现印在字里行间的真实感?这种原著感自然是译者无可复刻的。就像假如我要临摹饶先生书中那几百幅画风淳朴的水彩画,誊得再认真也会显得虚假,越刻意接近原作的一笔一画反而离得越远。所以,在努力呈现原文中最感人的地方时,我并没有按照形式特征的分析来译,而是让隐隐约约的阅读感受驾驭着我的笔,构建新的形式,再与原来的形式作对照并慢慢校准。我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追溯到原著的构成元素。翻译讲究的“信”,也在于相信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原文读者(包括作者)相应相合。

  当然,译者只是原文广大读者中的一员,充当不了作者的代言人,尽管翻译实际上就是这么一回事。于是,这份信念需要自知之明:就算文本中隐含的所有语言和文化因素理解得都很精准,忠实于原文的方式也会因人而异。这不是翻译的缺陷,反倒是一笔财富——与其说是一种被认可的造假,不如说作品由此才能得到新的体现,供给新的读者群去体验。

  翻译过程中最令人无奈的,其实是作者没有写明、只有原文读者才能唤起的文化语境。2015年年底,我在北师大应邀参加一场关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论坛,当时讲了不少中国小说到了国外像怀才不遇的流浪歌手,往往未能引起原来的共鸣,这是翻译难免造成的一种损失。这主要是因为在设计小说的过程中,作者有意无意地都会召唤有一定文化背景的读者,德国文学理论家沃尔夫冈·伊瑟尔称之为“隐含读者”。然而,译文中的“隐含读者”缺席了,进而文化底蕴被锁住了,顶多可以加一些注释来纪念。

  作家难免会担心自己的作品在国外的境遇,但只能从翻译的角度去考虑,不能当成一个写作技巧或态度的问题。用莫言的一句话说,作家要保持一种“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我也要这样写”的精神。瑞典文学院院士、诺贝尔文学奖评奖委员贺拉斯·恩格道尔也说过:“只有那些为自己而写,全不受读者左右的作家,才更有独特的价值……”走向世界不要靠拢世界,那是为作家而提供的方案,饶平如无心之中也做到了这一点。至于翻译家该如何呈现原作调动的文化语境,我看只有通过翻译数量和质量的增加,让下一代读者慢慢不需要注释,对中国作品有了自己的解读能力以及主动探索未知世界的意愿。总之,我作为译者的信念就是忠于自己的阅读感受,信于读者的解读能力,还原文以本来的文学价值。

标签: 原文;读者;作家;作品;注释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6/W02017061260224590173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