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深评丨拓宽财富向善的社会机制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振耀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7年06月22日 10:18:37

更多

巨额财富意味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培育这样的文化理念非常重要。

  原标题:拓宽财富向善的社会机制(新论)

072.jpg

  不久前,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向全球慈善家发起的“捐赠誓言”办公室宣布,继牛根生之后,中国又有两位慈善家董方军、游忠惠,承诺在有生之年将把一半财产用于慈善事业。这在国际慈善界引起不小反响,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将有更多中国慈善家推动世界慈善事业。

  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财富迅速积累,财富管理成为时代的重大课题。据波士顿咨询公司测算,2016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的规模已稳居世界第二,达到126万亿元人民币;预计2021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将达到220万亿元人民币。如何管理好财富,对中国尤为重要。而根据人类社会的经验,把财富用来恰当地从事慈善事业,促进财富向善的文化氛围,是财富管理的一个重要社会功能,也有利于奉献精神和财富文化的家族传承与社会传播。

  培育尊重财富的社会文化,对创造财富、倡导行善大有裨益。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有能力和活力创造财富的企业家所积累的财富,本身就是财富之树结出的善果,应该获得社会的尊重。让财富投入慈善事业,则应该是财富之树带给社会的荫蔽。巨额财富意味着巨大的社会责任,培育这样的文化理念非常重要。正如比尔·盖茨多年摘得世界首善的桂冠,收获了世人的钦佩。给予参与慈善的企业家更多的理解、支持和赞许,才能形成向善的社会氛围。

  有人会质疑:财富传承为什么一定要将基点定位于慈善?无数经验与教训表明,为后代遗赠巨额财富,往往害多利少。比如,直接遗赠过多遗产往往造成家庭不和甚至家族内部反目成仇,这样的案例在全世界不胜枚举,此时的财产反而成了负资产。从另一层面看,财富传承、家族荣誉只有承载了对社会的责任,才能激励后人守好财富,这也是留给后代最宝贵的遗产。

  现代社会,将财富投入到慈善事业,选择并管理慈善项目,需要相当强的专业管理能力。许多慈善家都有这样的体会:相比聚财,散财并不轻松。例如,在国家扶贫、社会救济和社会保险投入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慈善家如何在相关领域与政府形成良性合力,就是一门大学问。慈善不是简单的捐赠,把财富持续地用于慈善就像投资兴办企业,并非易事。中国的财富人群,蕴藏着巨大的向善潜能。据2011—2016年的《中国捐赠百杰榜》统计,6年来,共有444位(601人次)捐赠人入榜,累计捐赠超过1亿元人民币的慈善家有123位,其捐赠总额(含承诺捐赠)达1131.43亿元人民币。这一巨大潜能,尤其需要科学合理的引导。

  当前,立足于慈善法的全面实施,政府的相关政策不断完善,一些地方已将慈善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鼓励人人行善,致力于建设慈善城市。随着社会文化理念的更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拓宽财富向善的社会机制,势必促进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进程,为慈善发展注入新力量。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引领的新型全球化蓬勃推进,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慈善家也需要以博大的胸怀与世界合作,运用慈善力量,促成各国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

标签: 财富;慈善家;慈善事业;慈善;中国;捐赠;人民币;财富管理;金融资产;社会文化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6/W02017062236035619041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