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深评 | 没看好孩子更是个法律问题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吴丹红    责任编辑 逯海涛
2017年07月08日 12:43:23

更多

几乎所有事件中,家长都会把矛头指向小区、商场、游乐场等物业的管理责任,家长自己的监护责任反而成为最容易忽视的重要一环。

  原标题:没看好孩子更是个法律问题

1.jpg

  据媒体报道,7月3日上午,长沙某小区一两岁女孩不慎坠亡。很多人把目光聚焦于物业,认为楼道口护栏缺少玻璃挡板是造成悲剧的主要原因。但笔者注意到,很多儿童坠楼事件,都有家长监护不周的因素。而几乎所有事件中,家长都会把矛头指向小区、商场、游乐场等物业的管理责任,家长自己的监护责任反而成为最容易忽视的重要一环。

  上述事件中,小女孩正是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遭遇不幸。物业固然疏于管理,但一个几乎无单独行动能力的孩子,脱离大人视线那么久,孩子的家长没有责任吗?两岁的孩子,在法律上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属于其监护人的法定义务。事故发生前,孩子独自走失,首先是监护人没有尽到监护职责,违背了法定义务,难辞其咎。

  我国《民法总则》第二十六条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第三十四条规定:“监护人的职责是……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等。……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的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经教育不改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有关人员或者有关单位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的资格。”

  司法实践中,我们调查发现,儿童意外伤害案发生时有近半数父母没有在身边,有些是严重疏于监管,但至今未见有父母因损害子女合法权益而被撤销监护权,家长因看护不力导致未成年人致死、致伤而被追究刑事责任的也几乎为零。对于孩子遭到伤害的父母,舆论总是抱有宽容和同情,认为家长工作忙、压力大导致无暇照顾好孩子,实属无奈。而且舆论常常只是从道德和伦理视角去审视此类问题,认为只要不是监护人蓄意伤害,就不应承担责任,但其实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律问题。

  反观欧美国家,父母将未成年子女单独留在车内、车上载有儿童时酒后驾车、雇佣有性侵前科的人看护儿童、未成年子女无人看管或者交由其他儿童看管等,均被视为危害儿童的行为。如果因监护不周或疏于看护致使儿童发生意外,父母轻则失去监护权,重则会因“危害儿童罪”或“虐待儿童罪”被定罪判刑。

  所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审理儿童人身意外伤亡案件时,越来越多的法院考虑监护人的责任,根据现实情况作出监护人应承担一定责任的判决。笔者认为,除了司法上强化监护人责任的同时,也应在立法上增设一些保护儿童的条款,如“家长不得将学龄前儿童独自留在车内”“禁止将十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单独留在家中”等,甚至要对一些严重疏于监管的监护人追究刑事责任。唯有这样,才能为儿童提供更周全的保护。

标签: 监护人;儿童;家长;物业;责任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7/W02017070840267912939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