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校园贷改头换面还顶风作案为何不能一禁了之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朱达志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7月18日 19:19:38

更多

资本原本就是“贪婪”甚至“贪得无厌”的,关键是如何给它设置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令其不至于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6月下旬,银监会、教育部、人社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并明确退出时间表。然而,近日有媒体调查发现,虽然很多家网贷平台已经暂停面向大学生的贷款服务,但仍有网贷平台“顶风作案”,推行针对18岁以上成人的贷款;而另一些网贷平台则改头换面跟商家合作,将现金贷款业务转换为分期消费业务,继续为大学生提供消费信贷服务。专家表示,这种贷款形式仍然属于“校园贷”,应当被禁止。

  一段时间以来,因“校园贷”而逼死人的消息不断传出,民间舆论和一些学者持续呼吁有关部门叫停“校园贷”。“校园贷”成为众矢之的。三部委联合发文“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但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了通知中的“暂停”二字。为什么是“暂停”,而非“停止”甚至“取缔”之类更加严厉、严格的举措呢?

  “校园贷”只是个形象的说法,民间用它来指代那些针对在校大学生的网贷业务。如今已是互联网金融时代,哪里还有一堵有形无形的围墙能把校内校外截然分开?文件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但是这块业务没法真正禁止得了的,毕竟有需求(一定程度上说还是刚需),而有需求就一定有市场。国有大银行不屑或无暇承揽的业务,必然会有形形色色的小公司趁虚而入;你要它暂停,它就改头换面跟你打游击。

  此前就有报道披露,办理“校园贷”的手续非常简单,只需提供自己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过审后就能提款。虽然说,18周岁及以上的在校大学生业已成年,他们在法律上被认定拥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理应为自己的自主行为所产生的后果承担责任,包括贷款和分期消费。也因此,法规也不好斩钉截铁地禁止“校园贷”,而只能说暂停。在校大学生仍然属于尚无收入的人群,涉及贷款这样的民商事行为,还是多设置一些风险关口为好。比如,给大学生贷款,需要家长具名同意并担保。

  问题是,那些从事“校园贷”业务的网贷平台非常清楚,一旦增加父母同意这一关,恐怕八成生意做不成。于是,几乎所有的“校园贷”业务手续,就都变得那么简单了。这不能怪放贷者“贪婪”“无良”“没有社会责任”,资本原本就是“贪婪”甚至“贪得无厌”的,关键是如何给它设置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令其不至于对当事人造成伤害。

  显然,那些急于占领市场、扩大规模、最大限度赚取利润的放贷公司,其“简化手续”“方便同学”的目的,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政府有关部门当然不能听之任之。也因此,三部委要暂停针对大学生的网贷业务。这当然是完全正确的举措。

  问题是,“暂停”以后怎么办。是因噎废食、一禁了之,还是因势利导、合理规范、科学管理、严格执法,在堵死漏洞、把控好风险关口后,适时恢复正常的校园网贷业务?不用说,正确的答案只能是后者。也只有后者才能从根本上破解“校园贷”的问题,在维护好正常金融秩序的前提下,满足供需双方的合法需求。

标签: 校园;大学生;贷款;网贷平台;放贷;底线;关口;大学生贷款;司马昭之心;因噎废食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7/W02017071857327767724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