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老师抄学生论文:不能任由学术不端“秀下限”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李勤余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7年08月10日 19:47:11

更多

整治论文抄袭现象,总指望亡羊补牢、事后查处绝非长久之计。面对不断“秀下限”的抄袭事件,有关部门该拿出切实的解决办法了。

  原标题:老师抄学生论文:不能任由学术不端“秀下限”

003.png

  总有一些新闻让人感到似曾相识,比方说论文抄袭。此类事件发生的频率之高,使得广大读者近乎麻木,但媒体今天报道的“老师抄学生论文,连致谢也部分一致”的事,还是让人惊诧莫名。
  拥有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厦门大学医学院常务副院长等多个头衔的蔡建春,近日再次被举报:其申请厦门大学博士学位的论文涉嫌抄袭。被“抄袭”的文章来自于他的两名硕士生。蔡建春的论文内容与后两者内容大面积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与一名学生的毕业论文雷同,就连致谢也部分一致。目前厦门大学学风委员会已介入调查。
  若抄袭情况被证实,相关责任人自然会受到惩戒。只不过,早在2010年2月,蔡建春就凭借这篇论文,获得厦门大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博士学位,到今年3月,这篇论文在微博上被指涉嫌抄袭,已过去整整7年。这不由得让人追问,要是没人举报,抄袭者是否仍然“岁月静好”?治理学术不端,唯有举报一途?
  论文抄袭,无论怎样掩人耳目总会留下蛛丝马迹。从新闻报道看,蔡建春的博士论文倒也并非无脑抄袭,还是花了点“小心思”。比如,他对被抄袭论文段落中的词语进行过同义替换,将“没有那么乐观”改为“没有那么简单”,将“不能”改为“无法”,将“至今为止”改为“迄今”。不仅如此,他还使出了语序改动、概括语义等“绝招”,使自己的论文蒙混过关。
  这些伎俩,对高校学生而言并不陌生。如今,在搜索引擎上找到逃避“查重”的办法并不困难,更何况,从不同渠道“查重”还会得到大相径庭的结果。这些都证明,用机器“查重”的方法存在毋庸置疑的漏洞,且太过机械。既然如此,若不能采取更为科学而有效的方法预防抄袭,只怕会出现越来越多“老师抄学生”式的肆无忌惮。
  学术审查机构亦不能把希望寄托于机器,而更应发挥主观能动性。遥想当年,本人在参加硕士论文答辩时,受尽答辩老师的“折磨”,回忆虽然“不堪回首”,但收获是真真切切的。若当时蔡建春的导师、答辩委员会和论文审查者能多花点心思,尽职尽责、严格审查,也不会轻易让其蒙混过关。
  值得注意的是,1998年10月至2012年9月的14年间,蔡建春曾担任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党委书记、主任医师、教授等职务。这串辉煌的履历,是否麻痹了某些人?是否又有人故意放水,为其网开一面?这都是值得深究的。期待厦门大学在调查时,能顺藤摸瓜揪出其他责任人。
  整治论文抄袭现象,总指望亡羊补牢、事后查处绝非长久之计。今时今日,是否还有许许多多的“蔡建春”潜伏在暗处,期盼着抄袭行为永远不会被发现?面对不断“秀下限”的抄袭事件,有关部门该拿出切实的解决办法了。

标签: 厦门大学;抄袭;论文抄袭;博士学位;致谢;老师;举报;院长;答辩委员会;高分子化学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08/W02017081070813433584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