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暖评|互联网时代,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这样一封家书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李楚悦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7年09月04日 17:11:24

更多

没有人能否认科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但这世界上始终有一些事情并不执着于效率,甚至便利有时也不合时宜。家书显然无即时通讯般直接简单,用不上花俏卖萌的表情包,不小心说错了也没有“撤回”功能,但正因如此,它才更显珍贵。

timg (2).jpg

  在这个有无数种即时通讯方式的年头,我们依然无法轻视一封家书的分量。
  “我用十二年考上交大,用了二十年才学会写信给爸妈。走到天涯海角,最忘不了的还是家。”上海交通大学在最近的军训期间组织家长学生互通书信,2016级的本科生在给父母的家书里这样写。
  交大这场在军训期间策划的书信活动,让“家书”这个对于许多年轻学子来说,颇有些陌生的名词回归日常,发挥它的情感价值。
  1994年,李春波的《一封家书》红遍大江南北。这首书信体的民谣朴实得近乎口语的歌词,曾打动过无数在外拼搏的游子心。在那个听歌还用磁带的年代,家书还是向家人报平安的主流方式。而这两天在和父母写家书的交大年轻人,那一年未曾出生。
  弹指间二十余年飞逝,今年刚刚入学的大学生已是00后的“新一代”,这些玩着智能手机和iPad长大的互联网原住民们或许不曾听过《一封家书》,不大熟悉书信的格式,不曾体验过翘首以待一封家书的心情。但步入大学后的他们,也将和二十年前的前辈们一样,开始有机会体会乡愁和思亲。
  这是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微信、QQ、电话……但或许非得手书过一封家书,才能真正理解牵挂无限、思念绵长,也才有机会尝试着了解曾经在书本上读过的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之美。
  没有人能否认科技带来的便捷和高效,但这世界上始终有一些事情并不执着于效率,甚至便利有时也不合时宜。家书显然无即时通讯般直接简单,用不上花俏卖萌的表情包,不小心说错了也没有“撤回”功能,但正因如此,它才更显珍贵。字里行间都需深思熟虑、细心编织方能配得上这种古老却绝不过时的沟通方式。落笔前的斟酌、书写时的郑重甚至落款时的敬称落款,都让家书这种充满仪式感的交流,相较于更便捷迅速的手机互联网,显得更加厚重可感。
  中国人的情感表达讲究留白和克制,而家书或许是最妥帖的形式。上海人有句话叫“不响”,这几年大热的金宇澄先生的沪语小说《繁花》里,贯穿全书的词就是这个“不响”,“不”字在沪语方言里用“白读”念“勿”或“弗”,“不响”其实是“勿响”。很多场合,不响带来的震动和感喟比嘈杂呼喊要深切得多。
  在这个昼驰夜奔的时代里,揽几张薄纸写一封“不响”的家书,或许比捧着手机敲敲打打来得更为繁琐。但这份繁琐背后是用纸笔和时空刻意拉长的停顿,是生活空隙,是感情的留白,是克制绵长的思念和乡愁。
  正因如此,尽管今天我们拥有飞机高铁、手机Wi-Fi,也无需面对“烽火连三月”的岁月,但家书依然抵万金。这种落于实体而非口头的人际传播方式,以物的形式让情感成为更可感的存在,亦让抒情显得合理而不矫情。既然如此,就别让家书成为历史吧,留一个时空的缝隙,让家和家人见字如面、彼此思念。

标签: 家书;即时通讯;交大;书信;留白;军训;薄纸;手机互联网;便捷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