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丨“触网”低龄化该如何应对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王芳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7年09月25日 20:10:13
儿童“触网”低龄化问题已不容忽视,而如何降低过早“触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儿童“触网”年龄越来越小,3岁玩微信,7岁会网购,14岁网络技能已全面超过父母。第四届广东省网络安全宣传周青少年日主题活动——广东省少年儿童网络安全论坛昨日举行,论坛上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揭示出“00后”“10后”儿童网民的新特点。(9月24日广州日报)
据相关调查显示,超23%学龄前儿童(3~6岁)每天上网30分钟以上。在7岁组,24.2%受访儿童研究过网游攻略,61.0%曾自主下载游戏、视频和音乐;8.5%有网购;14.4%在网络上发布过图片、视频或文字,甚至有4.7%表示拥有粉丝。这些数据无不显示儿童“触网”已呈低龄化趋势,甚至一些儿童的网络技能已全面反超家长。
不可否认,互联网时代,即便是成年人也难以抵制网络的诱惑,更何况是自制力偏弱的未成年儿童。显然,“触网”低龄化不过是大势所趋。但是,家长因工作没有时间陪孩子或者直接在孩子面前“示范导向”,以及儿童自身对网络的好奇心等也是造成“触网”低龄化的重要原因。
而该不该让孩子过早“触网”,其实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一方面,网络为孩子开启了新世界的大门,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学习知识、开阔视野。另一方面,过早“触网”不仅影响孩子的视力和身体发育,还极易使孩子沉迷于网络而无法自拔,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降低他们的学习热情。此外,也不乏一些未成年人受网络不良信息影响而误入歧途。显然,儿童“触网”低龄化问题已不容忽视,而如何降低过早“触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那么,儿童“触网”低龄化又该如何应对呢?事实上,对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将孩子屏蔽在互联网之外都是不现实,也不科学的。对此,家庭教育尤为重要。一是家长在自我约束上应该起榜样作用,尽可能地多陪伴孩子,多带孩子走出去;二是多了解孩子的“数字轨迹”,尽早培养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三是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调整教育方式,加强对孩子上网行为的引导和监督。
当然,仅靠家庭一方之力远远不够,还需学校、政府等多方发力。学校方面,应尽早开展儿童网络素养教育,将网络安全和媒介素养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中,普及网络安全法治教育。政府也应积极作为,及早建立“网络分级”制度,为孩子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标签: 网络安全;孩子;低龄化;网络技能; 00后; 10后;网络;广东省;儿童网民;宣传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