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相丨学校限制学生用手机 是对教育价值的捍卫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南山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7年09月27日 15:07:51
真正意义的学习是需要长期、忍耐和去娱乐化的沉浸才能有所成就。幻想拿着手机多看美剧就学会英语,多用手机看小说就能提高写作水平,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欺欺人。
媒体昨日报道,新学期来了,在应对校园手机管理时,广州的学校又有了新探索:开设手机保管室!在广州一中的学生宿舍区里就悄悄地多了一间“手机保管室”,保管室的柜子里躺着的都是学生手机。按照学校新的手机管理办法,学校高中部的2000多名学生若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每逢周日晚上都会把它统一地存放到“手机保管室”里,周五放学才会领回来。
按照老师的观点,手机是学生接触外界信息的窗口,但中学生的自控能力比较弱,沉迷其中必定会影响学习。至于家长的看法,也和老师类似,认为必要的隔离措施还是需要的,只是担心有急事联系不上。有的学校就会分得更仔细,比如教学区不得使用手机,这意味着手机可以进学校,但不能进课堂和图书馆。
进入互联网信息社会的今天,学校不可能单方和世界割裂。然而,此语境下还要限制手机入校,这本身是学校对传统价值的一种坚守。因为,学校尤其是幼儿园、中小学,它的主要价值在于让教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这种教育很大程度必须是一种单向、单纯、系统性、封闭式的信息传递。经过日积月累的重复锻造,才能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了保证教育这个“信道”的稳定和不受干扰,过多的外来信息就需要被屏蔽,否则教育成效就会大打折扣。
可以说,不让手机互联网涌进来的大千世界取代小课堂,其意义就在于要捍卫教育的刚性架构。老师才是知识的第一来源,如此才能保证教育质量的最大化。反之,无穷尽的信息海洋、似是而非的观念交杂、无休止的对错争论,貌似满足多元需求,但对稳定的教学秩序尤其中小学教育,其实是一种无形的灾难。
因此,不必要把学校限制和禁止学生使用手机看成是一种剥夺。至少,在大学之前的中小学教育,所有貌似苛刻和禁闭的手段,才是最有利于学生形成稳定知识体系乃至人格的方式。诸如手机微信的娱乐化、碎片化、浅薄化、过度视觉化的信息传递方式,对成人来说或许只是耗费时光,但对少年学子来说带走的却是一段需要知识积累的宝贵人生。
真正意义的学习是需要长期、忍耐和去娱乐化的沉浸才能有所成就。幻想拿着手机多看美剧就学会英语,多用手机看小说就能提高写作水平,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欺欺人。
至于有家长担心没有手机,就会无法联系到学生,这个问题只要学校智能化硬件稍微跟上就能解决。倒是来自家长的关注、外界世界的诱惑、网络游戏的吸引,才会给学生带来干扰甚至危害。尤其是对于全日制寄宿的中小学校,对手机的控制更应该从严推行。
标签: 手机;学校;学生;保管室;中小学教育;管理办法;校园手机;学生手机;学校高中;宿舍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