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深评丨守住防风险底线应避免误区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琳    责任编辑 吴佳珅
2017年11月21日 11:52:08

更多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不应陷入墨守成规的误区,必须主动发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顶层设计,从源头入手,在制度设计上统筹下好防风险“一盘棋” 。

W020171121291261613362.jpg

  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不应陷入墨守成规的误区,必须主动发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顶层设计,从源头入手,在制度设计上统筹下好防风险“一盘棋”;要学会使用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标尺”,认清金融业态和金融风险的本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这一论述明确了在防控金融风险过程中正确监管的重要作用。

  近5年来,监管部门齐抓共管,采取统一性、专业性和穿透性的举措,有效应对国内股市、债市、汇市等各类金融市场波动,遏制了总体杠杆率过快上升的势头,避免了可能发生的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与防风险的有机统一。但是,金融风险既不会自生自灭,又不会静止不变,更不可能永远消失。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将是一个主动的、发展的和历史的过程,要避免陷入“为了防风险而防风险”的误区。

  首先,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不应陷入墨守成规的误区,不能完全依靠金融市场自身的“新陈代谢”,必须主动发力、健全金融监管体系。

  从大环境看,面对经济周期波动和社会预期快速变化等不确定性条件,金融业利益诱惑加大,金融市场各类主体行为调整加快,这些时刻变化的因素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隐患增加;从行业自身看,金融业涉及面广、业务链条长、价值实现过程复杂,加上市场自身信息不对称和外部因素影响,相对其他行业更容易产生各类风险。所以说,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监管部门必须积极作为、及时补位,有问题导向意识,有未雨绸缪意识,用更加完善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更加优化的金融开放体系和更加合理的金融机构组织制度,发挥“把关人”更加积极的职能效力。概言之,应对系统性风险要主动防范,用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于未然。

  其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坚持底线思维和顶层设计,从源头入手,在制度设计上统筹下好防风险“一盘棋”。

  任何系统性风险的爆发,都是微小风险点积累而来,缺少底线思维导致满盘皆输的例子不胜枚举。数十年防控金融风险的实践也表明,由于金融风险具有隐蔽性、复杂性、突发性、传染性、危害性较强等特点,无论大小、系统性或非系统性,监管者必须格外小心,谨慎管理。既要防止“黑天鹅”事件,又要防范“灰犀牛”露头;既要看到顶层设计的不足,又要发现基层潜在的风险苗头;既要有成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的全局举措,又要有夯实地方金融监管权尤其是基层农村金融监管制度的具体抓手。通过改革和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实现监管体系全时空、全流程和全覆盖。

  再次,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要学会使用服务实体经济、金融法律法规等一系列“标尺”,认清金融业态和金融风险的本质。

  服务实体经济不是“万用袋”,什么都可以往里装。即使资金最终流到实体经济,还应看是否带来高昂的成本和过多的金融风险。所以说,应对系统性风险,不仅要有辨识风险的慧眼、处置风险的胆识,还要有容纳创新和统筹各项制度的良方。

标签: 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风险;底线;风险;金融监管体系;实体经济;金融监管;设计;金融法律;误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11/W02017112137799724388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