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评丨报刊亭,街头温暖的灯火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彦妮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7年11月26日 09:16:42
看似不起眼的报刊亭,曾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书香社会的一个符号。
夜深了,还下着冷雨。独自走在陌生的城市,没人问你:带伞了吗?踟躇街头,凉风吹乱发丝,落叶飘在肩头。在钢筋丛林的僻巷,忽见报刊亭还亮着一盏温情的灯火,不禁泪眼蒙眬。
跟我生活的城市相似,此地也有一大伞,也是四五平方米的空间,却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精神世界——时尚、电脑、体育、文学类杂志多达数百种。货架上还摆放着打火机、小食品、矿泉水、香烟、地图等,看上去是那种“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样子。与笑呵呵的老板打个招呼,买本杂志,递钱拿书的同时,感觉始与这座城有了直接的联系。
看似不起眼的报刊亭,曾是城市文明的一个窗口、书香社会的一个符号。它像点缀在城市里的文化纽扣,承载着一代代人的记忆,传播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讯息,滋养着人们贫瘠的精神世界。无论在上学路上,还是下班途中,在琳琅满目的报纸杂志中挑到自己中意的那一份,其拥有感和满足感,绝非一只烧鸡或板鸭所能比拟。对于我这般没有固定通信地址的人,或是经常出差的旅客,或是晨练回家的老年人,在报刊亭买报纸杂志已成各自生活的习惯。
然而,在数字出版的时代浪潮下,经营传统纸媒的报刊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一度辉煌的报刊亭已日渐衰微。年轻人已习惯从互联网上获得各种信息。随处可见的拇指族和低头族,取代了围坐一起看小人书的人群。电商购书、手机阅读更是大行其道,致使报刊亭比较稳定的消费群体一下变成了老年人和中小学生。而他们的消费能力又有限,常常连几元钱的廉价杂志都要反复掂量。事实上,报纸杂志利润微薄,一份报纸赚不到几毛钱,一本杂志也没有多少“油水”。因此,报刊亭的主要收入已经不是报刊,而转靠卖饮料、零食或电话充值卡来维持。即使在人流高峰期,除了几家地段特别好的报亭,那些位置比较偏僻的地方,报刊亭前已呈门可罗雀之势。
再加上,一些城市过于追求整齐划一、精致好看的城市美学,试图以便利店、超市代售报刊,取代“有碍观瞻”的报刊亭。这种构想虽然不错,但现实却未必能如人愿:报刊发行利润普遍较单薄,而便利店则面积有限,寸土寸金,这样做的结果是,能够在便利店“存活”的,只能是那些利润较丰厚的时尚杂志。加上“隔行如隔山”,便利店老板对报刊和报刊发行渠道的熟悉程度、钻研精神,都远不如专业报刊亭经营者。长此以往,这势必影响市民阅读的多样性,影响整个城市文化的厚度。
真正让人觉得美好的城市,须是宜居的,须有让市民和游客感到便利、愉快和舒适的环境。报刊亭满足了大众的阅读需要,还解决了许多人的谋生问题。因靠近路边,报刊亭成为方便民众换钱找零和问路解惑的极佳之所。纸质媒介的书香,以其印刷精美、易于保存和可信性强的优势,一度伴随我们度过许多美好的时光。事实证明,阅读习惯是长期形成的,智能手机再发达,总有人愿意捧着纸本阅读。即便在智能手机、电子书更普及的欧美,公交车和地铁车厢里,也照样随处可见阅读报刊的乘客;商场门口和地铁出口,也照样摆放着免费取阅的报刊箱。更何况,许多报刊的深度内容,是移动电子阅读所不能提供的。
在伦敦的地图上,有专门标注报亭的特别版。这说明,除了作为一种小商业形态存在,伦敦人把报亭也当成自己城市固有的风景之一。他们认为,报亭与教堂、博物馆等地标建筑有同等的重要性。报亭也是马德里常见的风景。马德里人爱读报,外出时买份报纸,天下时事和他们最爱的足球,便全知晓了。因此,马德里的报亭很多,在著名的商业大街上,平均每隔几十米就有一个报亭。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街头,高密度的报刊亭已经成为一道道迷人的城市风景。在巴黎,报刊亭被视为“巴黎的地标”;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还有三代人经营同一个报亭将近七十年的事迹,其位置七十年来一米都没有挪动过……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栏杆拍遍,蓦然回首,那束闪现在报刊亭小窗口的温情灯火,依然能让我感知一座城的暖意。我的心底潜藏的未泯的情愫,浸染着书报杂志提供的智慧的香气。无论何时何地,我都舍不得街头巷尾那一座座精致的小报亭就此消失,我总想让那盏若隐若现的灯火,继续照亮和温暖更多在水泥森林里讨生活的人们。
标签: 报刊亭;报亭;便利店;报刊;灯火;报纸杂志;温情;马德里;精神世界;智能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