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锐评丨莫让人情消费阻挡回家的路

来源:光明网
作者:付彪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7年12月31日 10:35:02

更多

人情,贵在有礼有节,正所谓“礼者,理也”。没有理的约束,人情就容易流于偏私,礼节也就可能变形。

  原标题:莫让人情消费阻挡回家的路

009.png

  日前,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对全国31个省份273个村庄3829家农户家庭进行调查和研究发现,农村人情消费支出近年来剧增,农村地区铺张浪费、炫耀攀比等人情消费现象屡见不鲜,农民仍面临着种类繁多的人情消费,陷入“人情怪圈”。一位村民感慨地说:“现在办喜事的特别多,要是一年没挣到什么钱,都不敢回老家。”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元旦假期是亲人团聚、共享天伦的日子。然而,不少人不敢回家过年,原因不全是没时间、购票难、怕催婚等等,而是农村名目繁多的人情消费让他们心里发怵。

  据该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农民的人情支出,主要包括嫁娶、生子、升学、丧葬四大类,且多数农户的单次人情支出金额在300元以上。被调查的农户2016年平均人情支出为5297.47元,这样多的人情消费,令人诧异。

  婚丧嫁娶办宴席,过去在农村是正常的人情往来,兼具群体互助的性质。生产力和生产方式落后的时候,婚丧嫁娶这种大事,仅靠一家难以完成,每户送点礼钱就可以帮助其渡过难关。这种原始互助的形式,不仅增进了乡邻的情谊,更见证了浓浓的乡愁。

  然而,随着人们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正常的人情往来附着了“消费”的概念,脱离了礼轻情意重的本质,甚至歪曲了“礼尚往来”的传统。在当今社会尤其是农村地区,许多人把人情与金钱划上了等号,把红包的厚薄当成衡量感情深浅的标尺,使得攀比之风日盛。送的红包数额越来越大,长此以往,人情往来俨然演变成一种沉重的“人情债”。就如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天柱县石洞镇红坪村农民杨爱东说,吃酒席随礼已经成为不少农民的沉重负担,“在外打工三万三,回家吃酒荷包干”。

  事实上,人情本该是人情,消费就应是消费。人情是不计回报的情感表达,消费则是一种计算投入和产出的趋利经济行为。

  人情,贵在有礼有节,正所谓“礼者,理也”。没有理的约束,人情就容易流于偏私,礼节也就可能变形。因此,要使人情往来回归感情的取向,就必须祛除趋利的“人情债”思维,破除炫耀攀比的不良心态。

  要想摆脱“人情怪圈”,就要求各级政府要深入宣传和倡导重情轻礼的价值观,引导农民正确对待人情往来。另外,还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和村规民约的作用,引导村民厉行节约、革除攀比陋习。党员干部也要带头示范,积极作为,从上至下营造清新的社会新风尚。

  给人情消费释压,就是给人们的心理减负。尤其是农村地区,对那些因人情消费负担而不敢回家的村民来说,这样的减负,又何尝不是为他们打通了“回家”的路?

标签: 人情;人情消费;农村地区;攀比;人情支出;怪圈;农民;村民;回家;人情债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712/W020171231335846785805.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