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声音丨谁还没个18岁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罗筱晓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1月05日 17:33:46

更多

汪曾祺说,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身体内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

timg (8).jpg

  元旦前后,一场“晒18岁照片”的刷屏运动,给这个新年增加了些怀旧氛围。事情很简单,不管是70后、80后还是90后,突然之间,许多人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出了自己18岁时的照片。风行之迅速,甚至来不及追溯这阵风的源头。

  关于原因,也有好几个说法。我个人最中意的,是说因为到2017年结束时,最后一群90后——生于1999年12月31日,度过了18岁的生日,这意味着90后一代已全部成年。由此,引发了网友的集体怀旧:“当年,我也18……”

  在古代,女子15岁行笄礼,男子20岁行冠礼;现在,部分中学也为学生举行18岁成人礼。对大多数晒旧照的人来说,18岁承载着青春,记录着校园时光,意味着既有了探索世界的体力和心力,又有无需操心个人经济、家庭琐事的单纯。说其美好,实不为过。

  浏览着各式各样的18岁,我不禁也生出了去找找老照片的念头。

  在“晒照片”刷屏之前,“佛系青年”火了一把,说的是看淡一切,活得不太走心、怎么都行的年轻人;这之前,是“中年少女”和“中年少男”,说的是生于90年代前后,却因失眠、脱发、开始养生而有“初老”感的群体;再往前,还有个已快下架的“油腻中年男”……年龄和时代,总是可以拿来说事儿;年龄和时代,也总被当做一种标签。

  有说法说年轻崇拜是全世界的通病。不过仿佛就在昨天,80后还被当做洪水猛兽——在蜜糖中泡大、自私且缺乏责任心、没大没小挑战权威。可才过了多久,最早的80后已经被公司、单位新进的95后同事惊得目瞪口呆,也开始对他们评头论足、窃窃私语。而如果年龄再稍长一些,就确实要小心“广场舞大妈”和“中年大叔”的头衔已在拐角处招手了。

  前一阵去看了热映的《芳华》。片尾《绒花》这首歌响起时,影厅里大部分人都没有立即离坐,无论是年轻人,还是后排那五六个明显是组团来缅怀岁月的阿姨。“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每代人自有每代人不同的青春,各异的色彩下又包裹着类似的内核。

  年长的无需看不惯年轻的。初入职场和社会所缺乏的经验和素质可以逐渐累积,从小浸润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会让他们很快实现超越。而大部分“佛系”“中年初老”青年在自嘲之后,照样会为工作和生活上的小进步甚至“小确幸”暗自握拳叫好。当然,年轻的也无需挤兑年长的。上有老下有小,油盐酱醋车子房子,整体压力山大的阶段,大部分人都逃不了。同样逃不了的,还有真正与年龄息息相关的肩周炎、风湿痛和睡眠锐减。

  时间对所有人都公平,或许正因此,无论60后还是90后,想起18岁都能浮现出彼时青涩的表情。但时间又并非对所有人都公平。最近读汪曾祺谈吃,猜想他定是度过了有趣的一生,从他对食物表现出的孩童般的好奇和求知欲便可见一斑。晚年,因身体原因,医嘱很多东西不能吃,他一面抱怨一面庆幸自己“还能捣鼓出一桌豆腐席来,不怕!”

  身边这样的人也不少。有常常叫嚷着要加入广场舞大军,现实中却泡茶、读书兴趣多到忙不过来的半百女士,也有自称“油腻”但移动支付、健身甚至常用语言都紧跟年轻人的中老年大叔。老实说,那种经历了岁月的青春感让我这个80后很是羡慕。

  汪曾祺说,躯体是老了,不再有多大用处了,但身体内某种东西却是全然年轻的。我终于没有去翻自己18岁时的照片,因为汪老说的“某种东西”,与其去陈旧的历史里翻找,不如在如今的自己身上找一找。

标签: 怀旧;青春;广场舞;油腻;年轻人;大叔;芳华;阵风;窃窃私语;晒18岁照片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