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纵横丨一个东北人眼中的“振兴东北”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里斯本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1月15日 10:18:41

更多

东北不可能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也没有必要照搬当前舆论默认的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

timg (9).jpg

  因为一连串公共事件,这些天,东北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
  回想近几年舆论中几波唱衰东北的狂潮,无论是老生常谈的“东北塌陷”、“投资不过山海关”、“人口流失”,还是近期亚布力坑民营企业家、雪乡坑背包客等事件,许多观点的出现,其实都跟人们不够了解东北有关。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一些比较尖锐的批评,就显得有些“针对东北”。我的一位生于福建的大学同窗好友,恰好在辽宁工作过多年,也从事过旅游管理行业。他在“雪乡风波”之后就说,“景区服务差、坑游客这种情况,全国各地都很常见,并非东北独有。”
  作为一个在上海工作生活多年的东北人,我不想强调东北在舆论场里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而是想提出,东北在全国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省市区的视野中,其实淡出了太久。老家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谈雪乡投诉事件时称,“能增加曝光率是好事”。这种心态是颇具代表性的。
  东北被唱衰,是现实走衰和“舆论唱衰”交织的过程,被唱衰久了,人会产生一种“弃疗”心态——大批移居南方的东北人,包括不同时期搬到“东北第四省”海南的人,多少都有这种对东北振兴放弃希望的心态,真的是“离土离乡”。
  东北走衰的大背景,是改革开放后中国乘上全球化的东风、成为制造业大国的发展进程。加工贸易与港口航运为基础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快速城市化步伐,是东北没能搭上的一班车。从经济地理角度看,改革开放重新诠释了区位概念,曾经因背靠苏联、紧邻朝鲜而在工业和军事上举足轻重的东北一下子丧失了优势。国家发展依仗的是能通过外贸创汇、能加入全球航运网络的城市和区域,珠三角、长三角成为先锋,东北变成了后方。
  从资源、能源、农业、基础工业等产业来观察,典型的东北城市都是以大国企、大矿山为支撑,加上大农场,它们对自己在计划经济时代的职能定位产生了一种惯性依赖,使主动转型变轨难以孕育。有道是,光荣越久,包袱越大。东北城市中的大多数,都因产业分工而处于巨大的网络之中,都只是大的产业链条上的一个点。而资源型城市想主动转移人口、引进新的产业,首先需要的就是尽早重新给自己定位。这远没有想象中来得那么容易。
  有一种观点就认为,东北的衰落是因为长期“等靠要”的思想作祟。其实,重点不在于找到好的出路有多难,而在于如何转变本位。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也离不开各种层面的政策支持,如何在大环境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合理地“等靠要”,是一个大问题。
  而“人”的问题,就更不能一概而论。大多数时候,人们讨论东北问题,主要依靠主观经验。给东北开出什么样的药方,是发言者个人经历的投射。很常见的一种思维定式是,身边接触过几个东北人,从他们身上总结出“懒”“说话爱夸大”“爱面子”“言而无信”等特征,进而推断“东北人都是这样”,以及“东北就是因为这样才搞不好的”。
  老实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分析东北人的性格不失为看待东北的一个角度,但就此认为东北衰落的主因是人不行,恐怕不靠谱。东北人性格的形成,终究是与东北的发展历程相辅相成的。比如,有人认为东北人是在北方传统文化熏陶下成长的,观念上偏保守。但这就无法解释一个现实:改革开放以来,多达几百万东北人选择南下打拼,并最终在那里定居生活。
  当然,哪个城市都会有不安分的人想出去闯一闯。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的有识之士南下闯荡已成风潮,相形之下,前往东北就业的人的规模就小多了。2016年,曾有媒体看到东北的人口增长数据呈现净流出,制作了影响很广的专题。但其实,在东北人自己看来,人口减少,尤其是有创造力的年轻人减少,根本不是一瞬间发生的。这个“人口失血”的过程是平缓的,而振兴东北的重担,倒真压在了“留下来的人里面最有志气的那群人”身上——当然,这是人们的笑谈。
  去年有一篇流传甚广的文章,比较了与东北纬度相同的全球其他地区的人口和经济状况,发现东北的人口相对而言还是多了。而随着东北人逐渐分散到全国各地,“东北人”的概念其实已经发生了演变。
  谁来振兴东北?也许,与这片黑土地有着血脉、文化、习俗、人际等种种联系的“全国东北人”,才是最不可忽视的援军。这些人在移居后的融合过程中,有的受到南方重商文化、规则意识的熏陶,有的融入其他发达的大城市换了个活法、懂得了更多。应该向他们发出召唤,重视他们对东北问题的意见,即便他们现有的言论中,批评多于捍卫。
  此外,在很多东北城市的重工业企业关闭以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观应该可以在东北有用武之地。东北不可能成为长三角、珠三角,也没有必要照搬当前舆论默认的沿海发达地区的发展路径。当然,改善营商环境、善待投资者,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问题,需要改善的也许是更大的环境。但当变化已然出现,人转变自我、把握住机会,是自然而然的。

标签: 舆论;改革开放;东北;雪乡;人口;长三角;珠三角;公共事件;心态;移居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