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声音丨摸清“家底”,找到问题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申言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1月18日 14:05:04

更多

分析问题,要增强比较眼光,纵向上要知道其来龙去脉,看看问题是怎么形成的,长期解决不了的难点在哪里

timg (5).jpg

  具有问题意识,既是干部的思想素质,也是一种能力。开展大调研的初衷,就是要通过调研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其前提,就是知道什么是问题。
  看得出问题、看得懂问题、讲得清问题,应该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但做起来不容易。这需要建立在对全局和形势的透彻认识上,也就是要“摸清家底”。一个干部对自己所在的部门、地区、单位,对正在分管或从事的领域,应当有充分到滚瓜烂熟的了解,要说得出哪些是优势,哪些是短板,哪些是重点问题。摸清家底才能掌握实情,掌握实情才能发现真问题,才能进一步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家底和问题能“摸清”,也意味着善于分析。新时代不断涌现新问题,迫使我们不断通过学习来提升敏感度和能力水平。同时,大调研排摸出的一大批庞杂问题,也需要结合实际深入分析,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局部的,哪些是区域性的、哪些是全局性的,哪些是一时的、哪些是长期的,有了针对性的把握,方能有针对性的对策。
  分析问题,要增强比较眼光,纵向上要知道其来龙去脉,看看问题是怎么形成的,长期解决不了的难点在哪里;横向上则要放眼全市、全国乃至全球,看看相关领域的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哪里,别人是如何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没有可以对标的标杆。基于这样的坐标,对问题就能有更立体、更准确的把握。

标签: 调研;家底;思想素质;摸清;实情;分析问题;滚瓜烂熟;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相关问题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