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文化自信的三个着力点

来源:求是网
作者:龙柏林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03月16日 22:53:33

更多

总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人拥有追求美好生活、成就人生梦想的机会,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干中不断增强文化教育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8年政府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兴盛,凝聚起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基因,是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与源泉。文化自信的建设,直接关系到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激发,与国运、民魂紧紧联系在一起。在今天,我们谈文化自信,必须强调以下三个着力点,真正使其在新时代的中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

1.jpg

  一、文化研究自信

  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自觉的文化认知和认同。这就要求文化理论研究者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真自知、真自信。首先,理论研究者要洞察世情国情,把握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文化研究者要站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进行理论研究,回应历史性变革,顺势而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文化领域创新中国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加快构建富有中国特色、风格、气派的理论体系,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迎头赶上,推动创新引领。其次,文化研究的真自信要扎根中国大地,特别是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谱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根”,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红色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新文化传统,在今天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继续提供丰厚的精神滋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传统文化、传承红色革命文化,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具有自己民族特性的文化品质。这些已成为我们今天文化研究的丰富内容,支撑着文化研究的自信。

  二、文化宣传自信

  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社会,弘扬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引领作用,需要文化宣传部门和文化宣传工作者树立起文化宣传自信。这种自信的内容主要有: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自信。在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文化生态中,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积极发挥其引领社会思潮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最新成果,特别是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引领宣传工作,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大众化,走进丰富多样的生活实践。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宣传的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聚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必须以高度的自信将其融入到文化宣传工作的方方面面,激浊扬清、针砭时弊,坚持正确导向,推动人民群众在新时代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形成强大的精神纽带,凝聚强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磅礴向心力。第三,在加强和完善中提升文化宣传自信。文化宣传自信不是喊口号形成的,它是在创新文化宣传的工作中干出来的,是在不断完善和改进文化宣传手段、平台、内容、人才、机制等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其中,文化宣传部门除了可以利用传统的宣传手段外,还必须适应互联网时代的新形势,创新网络宣传的途径和方法,总之,要在创新完善中提升文化宣传效果,在效果中彰显文化宣传自信。

  三、文化教育自信

  文化水平和自信的提高,有赖于人的文化素质的整体性提高。而人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整体性提高。新时代的中国,迎来了文化教育自信的最佳机遇期。国家在顶层设计上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持续超过4%。启动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计划,职业教育与中西部大学建设计划得到分类指导和大力支持,高中阶段教育正在普及推进,中小学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力度加大,整个教育结构和层次不断完善,为广大文化教育工作者提供了自信的外在支撑。文化教育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不断优化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指引、以知识文化教育与身体健康教育为基础、审美文化教育为追求的文化育人新格局,铸就文化教育自信的内在魅力。第一,以思想道德教育为指引,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将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打造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发挥系统育人的合力优势,帮助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育起为人做事的正能量。第二,以知识文化教育与身体健康教育为基础,围绕教育教学目标,紧盯教学质量,致力于为学生传递厚重而广博的文化知识,培育健康的身心体质,练就过硬的专业基本功,为未来参与专业工作提供身体保障、专业素养与基本技能。第三,以审美文化为追求,注重美育的课程体系建设与校园环境建设,让学生了解美、感受美、欣赏美,以美的艺术启迪学生心智、涵养追求美好生活的品质,在美中感受文化教育的魅力。总之,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人人拥有追求美好生活、成就人生梦想的机会,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实干中不断增强文化教育自信。

  (作者: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标签: 文化宣传;文化研究;文化;红色革命文化;理论研究者;宣传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3/W02018031681657881633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