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评论员随笔丨多一些“历史耐心”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彭飞    责任编辑 张萍
2018年05月10日 08:05:06

更多

时间可以压缩,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却无法完全避免,甚至由于时间紧迫,反而形成更艰巨的挑战

  原标题:多一些“历史耐心”

W020180422507572376880.jpg

  近期在一档电视节目中,有经济学家建议,如果年轻夫妇有这个条件,可以用双方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一共“六个钱包”,合起来支付房子首付。“六个钱包买房论”随即引发热议,批评的声音占到大多数。

  经济学家的建议有其上下文,是非对错、全面与否,需要结合具体语境具体分析。然而“六个钱包论”之所以引发这么多质疑,就在于这不仅是一个“六合一”的加法问题,也是一个“一分六”的减法问题。如果“六个钱包”的存款都投入房子,老人们万一生病急需用钱,房子又没法立即变现,怎么办?“六个钱包”就是六个家庭,尽管因为婚姻而连接在一起,倘若因房子而起了矛盾,又该如何处理?很多时候,基于现实场景和文化土壤,住房不单是个经济问题,背后更承载着家庭、伦理、社会等方方面面的复杂关系。

  前不久,不少人被“施一公因还不起房贷从清华辞职办学校”的谣言刷了屏,也有人对每个月花七八千元租个公寓却付不起首付的“隐形贫困人口”感同身受。除了房子,还有“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成功焦虑,还有“月薪3万竟撑不起孩子一个暑假”的养娃攀比……不可否认,舆论有时会放大虚假的消息、情绪化的言论,同时舆情本身又是一面映照现实的镜子。紧绷的神经背后,牵引着实实在在的民生问题。所谓“六个钱包”的问题,不仅是简单要买一间房子,而是通向美好生活的可能性。

  有人感慨,今天的年轻人是不是承担了太多压力?如果把眼光放得长远一些就会发现,一代人有一代人面临的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在某种程度上,“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恰恰意味着:站在前人奋斗的肩膀上,我们有可能摘到国家发展和个人生活中那颗更为甜美的果子。

  最近发布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这样写道,“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北京市公布的2018年义务教育入学政策,首次明确本市户籍无房家庭满足条件可在租住地入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住房、教育、生态,哪个不是事关美好生活、决定老百姓获得感的大事?有多少问题,就有多少解决的方法,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播下智慧的种子,浇灌奋斗的雨露,总能给你成长的惊喜。

  改革开放40年,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成就斐然。然而时间可以压缩,很多社会问题和矛盾却无法完全避免,甚至由于时间紧迫,反而形成更艰巨的挑战。这样的背景和规律,时常投射在你我日常生活中,引发诸如“六个钱包”的焦虑。作为年轻人,更需多一些历史的耐心,不应因此丧失拼搏奋斗的勇气。每向前一步,就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标签: 钱包;房子;六个钱包;经济学家;社会问题;年轻人;长江经济带;电视节目;规划纲要;经济问题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5/W02018051028966565829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