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深评丨夯实以人为本的价值坐标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社论    责任编辑 张萍
2018年05月12日 12:00:47

更多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只要把人放在最重要位置,用丝丝入扣的制度设计保障公民尊严,用行之有效的制度张力激发公民创造力,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就能充满活力、富有希望。夯实以人为本的价值坐标,在下一个10年,汶川的风貌一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一定更斑斓。

  原标题:夯实以人为本的价值坐标

timg8VV7GFGD.jpg

  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不仅要唤起国人抗击灾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国人的向心力和创造力,还能传递国家存在的意义。用丝丝入扣的制度设计保障公民尊严,用行之有效的制度张力激发公民创造力,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就能充满活力、富有希望。

  10年前的今天,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地震重创四川,震痛中国。据统计,汶川大地震共造成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10年,顽强的野草早已覆盖山川的伤口。”在一年又一年的改变中,昔日受伤的山川早已结痂,但每每想起这个特殊日子,我们心里仍然隐隐作痛。纵然时光能冲刷伤悲,能驱散苦痛,但是我们永远不会遗忘——不忘遽然而降的灾难,不忘灾难激发出的众志成城,不忘血浓于水的同胞情义,不忘“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壮怀激烈。

  “我很牵挂这个地方,10年了,这里的变化我也很欣慰。”今年春节前,在四川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向灾区群众致意。欣慰来自哪里?来自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来自民众越来越可观的收入。党的十八大以来,汶川地震灾区39个重灾县GDP年均增长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2%、11%。四川受灾严重的6个市州,2012年经济总量在全省占比49.63%,2017年提升至52.88%。

  如果说,一座座拔地而起而又充满现代气息的新城,见证了灾后重建取得的明显成效,那么受灾民众所展现出的精神状态,更让人感怀和赞叹。从“我相信没有迈不过去的坎”,到“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困难能战胜!”从用双手把日子过得更红火,到为了美好生活不断迸发创造精神……受灾民众身上那股劲头,诠释了“精神重建”的伟大内涵。灾后重建不仅仅要建筑物的站立,还要经济上的站立,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站立,一种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站立。

  “10年淬炼,10年新生。”如果把10年当成一个重大节点,今天我们有必要梳理的是,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究竟学会了什么?该放大什么?以及该传承什么?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千方百计救援受灾群众”“第一任务是救人,要抓住黄金救援期,一刻不能停”……把生命放在最重要位置,彰显了对生命的最大尊重。2008年5月19日4时57分40秒,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缓缓下降,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降半旗志哀,标定了国家鲜明的价值坐标。

  建最坚固的校舍,造抗震等级高的住宅,构建强有力的制度安排以最大程度减少灾患,都无比鲜明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建立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尤显重要。从国务院批准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再到国务院机构改革决定组建应急管理部……每一项重大决策,都是为了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落点都是呵护生命尊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不仅要唤起国人抗击灾难的决心和信心,激发国人的向心力和创造力,还能传递国家存在的意义,宣示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国家宣示“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要始终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无不说明在现代文明时代,国家越来越以人为本,把生命至上的理念贯穿于方方面面。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推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继续发力,把人民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只要把人放在最重要位置,用丝丝入扣的制度设计保障公民尊严,用行之有效的制度张力激发公民创造力,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就能充满活力、富有希望。夯实以人为本的价值坐标,在下一个10年,汶川的风貌一定更美好,我们的国家一定更斑斓。


标签: 创造力;以人为本;国人;灾难;公民;制度;向心力;救灾体制;受灾民众;尊严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5/W02018051237620314676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