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深评丨人才外引内提当并举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牛瑾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8年06月06日 21:33:00

更多

只有让引进的人才拥有发挥价值的空间、成长提升的可能、公平公正的环境,这座城市才能产生持续的吸引力,人才与城市才能“相生相长”。

  原标题:人才外引内提当并举

010.jpg

  近段时间,不少城市纷纷抛出“送户口”“送钱”“送购房资格”等措施,招才引智工作持续升温,也让“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句话再度流行起来。

  对各地来说,出台丰厚条件是为了吸引到真正的人才。但同时,人才们是怎么想的?某高校以2017届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发布的《中国大学生就业发展报告》显示,毕业生就业选择最看重的前五位因素分别是发展前景、薪酬待遇、兴趣爱好、工作稳定和工作地点。相比之下,激励性引才政策虽然有吸引力,但未来能否为自己提供足够的发展空间才是他们更加看重的。因为人才更需要的是一方用武之地,而不单单是一处能够安身立命的居所。

  显然,这对当下求贤若渴的城市是一个有益的提醒。“天下多才,在所用之。”吸引人才不是一锤子买卖,不仅要引得进,还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只有让引进的人才拥有发挥价值的空间、成长提升的可能、公平公正的环境,这座城市才能产生持续的吸引力,人才与城市才能“相生相长”。因此,各地在激励性政策上发力之后,也要在改善营商环境和政府服务上下功夫,不断优化城市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为人才提供广阔的事业平台;更要在完善人才考核评价等机制上想办法,为人才松绑,破除不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培育有利于干事创业的公平环境,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真正做到“寻觅人才求贤若渴,发现人才如获至宝,举荐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各尽其能”,真正实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事实上,“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农民工多渠道就业创业”“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社会性流动的体制机制弊端,使人人都有通过辛勤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做出相关部署;“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自由有序流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有具体要求。各地的当务之急,就是抓紧将其落到实处,实现“筑巢引凤”。

  强调为引进的人才创造优越条件、提供成长机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本地人才的培养。各地人才不仅要考虑从外部引进,也要着眼于长远发展,培育合适的土壤,让更多的人才“内生”出来。引导高校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激励企业做好员工培训工作,既补齐人才短板也做大人才基数,最终形成各行各业人才辈出的局面,唯有如此,才能更加夯实一个城市的创新基石,服务于城市发展方方面面的要求。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兴起的当下,在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引进外来人才的“新鲜血液”,也需要激发本土人才的“内生动力”,在广纳贤才的同时,统筹兼顾实现人才与当地发展的深度融合。

标签: 人才;体制机制;抛出;送购房资格;送户口;人才培养机制;毕业生就业;大学毕业生;高校毕业生;一锤子买卖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6/W02018060673302799455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