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重视对道家思想中生态智慧的研究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熊铁基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07月25日 08:00:34

更多

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道家思想中生态智慧的研究。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并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汲取中华文明积淀的丰富生态智慧,其中道家思想对我们今天建设生态文明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5.jpg

  道家思想特别重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的创始人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侯外庐解释道:“这里所谓天、地、人、自然诸观念虽然蒙混,但是人的社会秩序适应物的自然秩序,这种关系却表示得十分明白。”陈寅恪指出:“中国儒家虽称格物致知,然其所殚精致意者,实仅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则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故吾国之医药学术之发达出于道教之贡献为多。”这些论述比较客观。的确,儒家关注的重点是“人与人之关系”,而道家研究“人与物之关系”。道家研究“人与物之关系”所形成的智慧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关注的就是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道家研究人与自然关系,不仅提出适应、和谐这样的总原则,还提出许多具体的原则和方法。例如,《老子》中的“三宝”就非常突出,其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其中的“俭”指的是节俭。这与今天我们倡导的在资源开发与节约中,把节约放在优先位置,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理念有一定契合之处。

  除了在理论上探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历史上的道家对于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实践中也有一些尝试,比如所谓“洞天福地”就是自然与人文的有机结合。道家道教的建筑大多依山势而建,不对山体作大的改变,而是利用一些自然形胜建设,常使人产生曲径通幽或者别有洞天的美感。“如宫观及三十六岩等岩庙,大都位于险峰峭壁、人迹难至之处,但其风光绮丽,景色迷人”,说的就是道家道教在建筑方面追求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很少破坏自然环境。

  西方许多学者很早就关注到中国道家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并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美国学者马夏尔说:“在公元前6世纪,中国道家已经表达了最早的、清晰的生态思想……道家提供了最深刻、最雄辩的自然哲学,首次启发了人们的生态意识。”

  在大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比起儒家思想,我们对道家思想的研究相对少一些。事实上,道家思想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历史上一直存在“儒道互补”“三教合一”现象,儒家研究和运用道家思想是很普遍的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对道家思想中生态智慧的研究。

  (作者为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标签: 道家思想;道家;生态文明;和谐;新时代;中国;智慧;生活环境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07/W02018072528253896605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