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网论天下 正文

如何告诉孩子“打回去”

来源:检察日报
作者:曙明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11月22日 19:42:43

更多

法治社会并不排斥自力救济,通过自力救济制止不良行为也为法律和道德提倡。

  “如果您的孩子被打,您支持他打回去吗?”某大学犯罪心理学专家日前做客CCTV《开讲啦》节目,被问及这个问题,给出了肯定回答:“肯定会啊!”她还拿自己孙女举例,孙女在幼儿园被小男孩抱起又摔下,专家教孙女:“可以揪住对方耳朵,直到对方放手。”

42.jpg

  有人批评专家鼓励“打回去”,是在宣扬“以暴制暴”。这有些冤枉她了。事实上,她针对的是特定情形下孩子的自我保护,并非鼓励任何场合都要“打回去”。在节目中,除了为什么要“打回去”、如何有效“打回去”,她也讲了不少与之相关的限制。比如,“不要被人欺负”的同时,也“不要欺负别人”;在打回去”的时候,“好的父亲还要告诉孩子,不要伤到别人什么地方,就是要有规则”。

  不过,“打回去”会不会演化成“以暴制暴”,导致严重后果?这种担心也有一定道理。不主动招惹别人,被欺负可以“打回去”;“打回去”要知道下手轻重,不造成他人伤害,这是专家说的“打回去”的理想状态,如果能够实现,效果应该不错。问题是,对于孩子来说,这样的要求有点高了。

  让孩子选择“打回去”的方式,把握还击的分寸,很难。不要说孩子了,成人碰上冲突能保持冷静,也殊为不易。对孩子来说,既然要“打回去”,还要争取打赢,那么,还击就可能“不择手段”。手边有个铅笔刀,有个凳子,都可能拿来做“武器”,加大导致严重伤害的风险。

  我打你,你觉得吃亏了,“打回去”;我被“打回去”,又觉得吃亏了,是不是还要再“打回去”?一旦每个人都将“打回去”作为与人相处准则,打斗可能就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并不断升级;更多人信奉暴力,社会戾气进一步加重,是可能的。

  还要注意的是,正如一些儿童专家指出的,孩子的世界不同于成人世界,孩子之间交往有其特有的规则。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孩子刚刚还打得不可开交,转眼就搂在一起嬉笑打闹。个别家长见到自己孩子被“欺负”怒不可遏,恨不得自己上去打对方,这是用成人眼光看待孩子世界。孩子之间,偶尔这个打那个一下,多数并无恶意,甚至可能是表达亲密的一种方式,谈不上欺凌。打人一方当然不对,老师、家长应该教育引导,但这种情况下让孩子“打回去”却无必要,也不应该。任何微小冲突都用“打回去”解决,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大可能养成睚眦必报的性格。

  法治社会并不排斥自力救济,通过自力救济制止不良行为也为法律和道德提倡。孩子被打,作为家长,告诉他不要忍气吞声,学会通过一定方式自我保护,是必要的。但自力救济可能导致不必要的负面结果,因此,在法治社会,除了一些紧急场合,更多时候自力救济是公力救济不力或不及时的补充手段。对孩子来说,“打回去”不是也不应该成为解决冲突的“常规手段”。遭遇暴力,情况紧急,自己躲避不及,老师、学校也不能及时介入,将“打回去”限定这样的场合,或是合适的。

  所以,如果您想告诉孩子学会“打回去”,不妨这样说:有小朋友或同学打你,马上报告老师;如果老师不在身边,你又无处躲避,可以“打回去”。

标签: 孩子;打回去;孙女;自力救济;欺负;犯罪心理学;开讲啦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mrwp/201811/W0201811226476392031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