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为了孩子,请严把塑胶场地质量关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冯雪梅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6月15日 08:28:00

更多

针对新近出现的疑似“毒跑道”事件,北京市教委6月13日作出决定,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立刻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

  针对新近出现的疑似“毒跑道”事件,北京市教委6月13日作出决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立刻会同各相关部门着手制定中小学塑胶操场和跑道的建设和监测标准。在新标准出台之前,各校所有在建或待建操场暂停施工”。

  此前,北京市西城区通报了实验二小白云路分校室内空气及操场的检验结果:音乐教室甲醛超标;尽管操场有异味,但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公布的体检报告显示,216例检查结果中,有33例凝血检查项目超出正常值范围,需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复诊检查。

  北京市校园疑似“毒跑道”事件近期已有5起。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国6个省(区、市)、15个城市的多所学校都有过类似事件,虽然备受舆论谴责,但绝大部分塑胶跑道的最终检测结果却是:符合国家标准。

  一边是孩子的种种身体不适,甚至体检报告的指标异常;另一边却是疑似“毒跑道”的检测合格。但仅是刺鼻异味,就很难让人相信那些大规模铺设的塑胶操场和跑道绝对安全。冷冰冰的事实,让我们不禁质疑,到底是“国标”有问题,还是另有原因?

  对塑胶跑道安全性的争议,早在十几年前就已存在。材料学专家们倾向于认为,塑胶跑道是一个很成熟的产品,无毒无味,安全性没有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对此的态度是,学校塑胶体育场地建设不能叫停,但一定要按照环保标准去建设施工。

  近年,中小学塑胶体育场地的建设热火朝天。据央视报道,仅今年,浙江省就要新建163条中小学塑胶跑道,使全省义务教育学校的塑胶跑道比例达90%以上;到2015年年底,江苏农村中小学塑胶跑道覆盖率已达到90%以上。甚至连一些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学,也投身于塑胶跑道的建设中。

  一大批相关企业应运而生。不良竞争之下,塑胶跑道的价格比十几年前还低,“80%~90%是废料做的”,可谓“五毒俱全”。相关专家介绍,全国的聚氨酯厂商里,国际田联认证的有十几家,中国田协审定的也是十几家,但实际生产厂商有数千家,去年就新增了近3000家。这些无资质、无技术、无生产管理和质量保障的小型作坊,一年就占据了市场份额的50%甚至更多。

  安全的塑胶场地,每平方米的成本在300元左右。然而,新华社的调查显示,实际建设中,招标价格少于150元的比比皆是,甚至部分政府出台的“指导价”也只有180元/平方米。而“经过层层转包,到施工方手上已经利润很低,只能用劣质原材料”。在这种鱼龙混杂的情况下,塑胶场地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就显得尤为关键和重要。

  频频发生的“毒跑道”事件已经证明,起草于2004年不具备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亟待调整和提升。在经历了几起疑似“毒跑道”事件后,深圳市上个月发布了《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该标准将检测范围从现有的7种有害物质,扩大到15种。其中有一个被称为“兜底要求”的气味评定,只要检测出有异味就不合格,还增加了对设计施工各环节的控制。这是一个在专家看来比较先进、比国标严格许多的新标准,以此来检测现有的塑胶操场,结果将不难判断。

  几起疑似“毒跑道”事件的真正导因还没有确切结论,在此情况下果断拆除那些疑似“毒跑道”,暂停在建和未建的塑胶场地项目,不失为明智之举。不要让各种“合格”结论消解了我们的警惕,等一等新的检测标准,等一等专业的检测机构,等一等严格的追责机制,毕竟,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比什么都重要。

标签: 塑胶跑道;操场;异味;中小学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