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双一流”不能重蹈行政化覆辙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熊丙奇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6月30日 08:32:00

更多

简言之,就是政府确保对教育的投入,同时创造学校公平竞争的环境,给大学自主办学空间,所有学校在平等竞争中,会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也在各类教育中都涌现一流大学。

  6月28日,有消息称:国家将废除“985”“211”工程。28日下午,教育部回应称,中央对新时期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做出新部署,统一纳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废除”传闻来自教育部官网6月23日发布的一份通知,当中382份规范性文件被宣布失效,包含《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985”“211”工程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

  文件虽然失效,但在国家没有正式宣布废除之前,985、211学校身份还会保留,这无疑会阻碍“双一流”建设,难以破除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建设身份固化、竞争缺失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国家已经启动实施建设“双一流”的战略,就应该及时废除制造学校等级、造成学校不平等竞争的985、211工程,用新的机制,促进高校平等竞争,并在竞争中产生真正一流的大学。

  985、211工程,在过去20年间,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但从本质上说,是由行政主导的教育工程,也存在两方面问题。其一,政府通过项目审批、立项给高校拨款,在工程推进过程中,大批高校在追求“高大全”中失去特色。政府部门则通过行政审批,介入学校办学,干涉学校办学自主权,给权力寻租、弄虚作假留下空间。高校办学急功近利,充满浮躁之气,这对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不利的。

  其二,985、211成为高校的身份标签。本来,进入工程只是获得国家更多的资源,以便提高办学质量,可是,进入工程本身却成为地方政府和高校的教育政绩,985不仅意味着获得国家更多投入,也是学校地位的象征,我国所谓的副部级高校就在985工程实施后出现的。这引导高校把精力用到跻身某一工程、计划上,而忽视了真正的办学。

  在国外,也有名校和普通学校,但不是政府计划的结果,而是学校自由竞争的结果,更重要的是,不管是名校和普通校,没有身份标签、地位之别。我国于2010年颁布的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针对我国教育存在的严重行政化问题,提出要改革教育管理体制,推进中央向地方放权、政府向学校放权,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在过去4年间,教育部已取消或下放多项权力,其中就包括取消国家重点学科评审。很显然,进一步推进放权,取消行政性质的985、211工程,正当其时。

  现阶段取消985、211,不仅是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改革,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需要,也是扩大教育公平的需要。另外,国家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还要转变发展学校的方式,首先,改革拨款方式,由政府主导拨款,通过立项拨款,改革为由国家教育拨款委员会,制定教育拨款预算,监督政府部门拨款,把以前的专项投入,纳入日常拨款之中。其次,取消行政评价,实行专业评价和社会评价。目前整个社会,都在对学校进行身份识别,而非教育评价,应由专业机构组织对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评价结果作为拨款、社会选择学校的参考。真正把国家投入与学校办学的绩效合理联系起来。

  简言之,就是政府确保对教育的投入,同时创造学校公平竞争的环境,给大学自主办学空间,所有学校在平等竞争中,会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从而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也在各类教育中都涌现一流大学。

  

标签: 学校;“211”工程;高校;拨款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