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位诺奖获得者也很难终结转基因之争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张天蔚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7月04日 20:22:00
除非出现某种特殊的情况,如因某种偶然因素,使传统农业技术受到威胁,而转基因技术可以予以补救时,作为一项有了实际且迫切需求的技术,人们在真实的利弊权衡之下,才可能放弃莫须有的担忧,接受转基因技术的普及。
科学家们选择黄金大米,无疑是希望利用这个最不易引起争议的议题,尽量消除人们的疑虑和恐惧,逐步为转基因技术推广减少阻力。
近日,超过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名发表公开信,呼吁绿色和平组织停止反对转基因,尤其是停止对转基因“黄金大米”的反对。
研究、推广转基因,和反对、阻挠转基因的斗争由来已久。在转基因技术的研究者和拥护者看来,转基因技术能够有效改进农作物性状,使其朝着有利于人类需求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能有效简化、改进农业生产条件,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大规模现代化生产。因此,转基因是生物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造福人类的技术应用。
而在反对者看来,则一切恰好相反。在他们看来,转基因技术带来的农作物性状变化,不仅并非人类所必须,甚至可能潜伏着难以预知和控制的潜在危害。同时,转基因技术并不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有可能造成基因污染或催生出超级杂草等无法预知的次生危害。
现在,百余位诺奖获得者联名公开“挺转”,可谓在争执不下的局面中,为挺转方加重了砝码,但能否真的就此打破围绕转基因技术而形成的僵局,却仍然看不到明确的希望。
首先,转基因是一项专业性极强的尖端技术,一般民众几乎完全没有能力了解其具体原理和方法。同时,由于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转基因技术又事关所有普通民众的食品安全。这种对过程完全茫然,对结果又极端重视的反差,极易令公众陷入莫须有的担忧和恐惧之中。由此,也造成转基因争论的错位,和挺转与反转之间论说难度的极不均衡——挺转方越是基于技术原理论证转基因的安全,公众越是容易因为“看不懂”,而把挺转方的论证看做利用技术壁垒竖起的黑幕。在这种局面下,即使研究者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和严谨的实验,证实了转基因的安全,但反转方只要以一句“无法排除尚未发现的潜在危害”,就足以在不花费任何成本的前提下,唤醒公众对转基因的安全担忧和对阴谋论的警惕。近年来形成的几波围绕转基因的社会热点,几乎都是在重复着这样的过程。
此次百余位诺奖获得者采取罕见的联名形式发起呼吁,显然是在深受上述非对称争论困扰的情况下,所不得不采取的激烈措施。或许因为意识到转基因话题的敏感和复杂,科学家们在表达解决态度的同时,在策略上也做了精心选择。他们并没有笼统以转基因技术为议题发出呼吁,而是选择争议最小的黄金大米为主要诉求对象。
黄金大米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转基因技术,把维生素A合成的前体β-胡萝卜素基因导入水稻,以种植出富含β-胡萝卜素的金黄色大米,以此帮助解决贫困人口的维生素A缺乏症。由于黄金大米具有上述原理简单、效果直接的特性,而且研发公司已经放弃了专利,于是呼吁推广黄金大米既不会牵扯到诸如RT蛋白可能对人体的毒性作用(虽然被证实并不存在),也不会引发种子公司利用技术垄断市场的阴谋论联想,是一个相对单纯和不易引起歧义的论说对象。科学家们选择黄金大米,无疑是希望利用这个最不易引起争议的议题,尽量消除人们的疑虑和恐惧,逐步为转基因技术推广减少阻力。
但在转基因争论不休的当下,科学家的苦心也未必能见到其所期待的成效。被科学家们点名的绿色和平组织已经做出回应,其基本的逻辑和言辞,还是一如既往地严厉,并没有因百位诺奖获得者而有所改变。
可以预见,围绕转基因技术的争论,仍然会在很长时间内陷入鸡同鸭讲的僵持局面。除非出现某种特殊的情况,如因某种偶然因素,使传统农业技术受到威胁,而转基因技术可以予以补救时,作为一项有了实际且迫切需求的技术,人们在真实的利弊权衡之下,才可能放弃莫须有的担忧,接受转基因技术的普及。
标签: 转基因技术;转基因;大米;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