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合成艳照敲诈官员的不是什么反腐英雄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斯传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7月14日 08:59:08

更多

已经很难查证, PS艳照敲诈起于何时,源于何地。所以,嘲笑一番上当受骗的官员也便罢了,那些骗子可绝不是什么“反腐英雄”。

  已经很难查证,PS艳照敲诈起于何时,源于何地。但可以确定,这让湖南双峰县一度名声大噪,当地一些人已将其做成一门“躺着挣钱”的“产业”。根据70份相关判决书分析统计,敲诈得手1318.72万元,受害者遍布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78人明确汇出了敲诈款。这78人中,除少数商人,大部分是国企或党政机关领导干部。

  受骗者大部分是国企或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这个统计结果让人很是吃惊。合成艳照敲诈,时常给人一种莫名其妙的“好感”,还有人将这群骗子以“反腐英雄”看待。就像小偷偷东西是犯罪,但如果偷的是官员,并且顺带着牵出一桩反腐大案,舆论的反响一定不同,正面评价会很多。合成艳照敲诈主要针对的就是官员,自然更能博得公众“好感”。

  官员如果没干过什么龌龊之事,又怎么会害怕合成艳照敲诈呢?这个质疑的逻辑是成立的,官员害怕合成艳照,一些人的生活作风大概本身已成问题。但是,类似生活作风有问题的人大把存在,为什么国企或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最常被骗子选中呢?原因也许不是因为他们生活作风有问题的概率更高,而是因为他们更害怕被曝光,一旦被曝光即刻前程尽毁,被曝光的成本越大,给钱消灾的可能性自然越高。

  这就是骗子在选择诈骗对象时的理性所在。合成艳照诈骗,之所以对普通人“杀伤力”很小,不是因为普通人大多没有这方面的问题,而是因为我们不怕被曝光,相比被勒索的那笔钱,被曝光的损失反而更小。不管你承不承认,这大概才是“合成艳照敲诈吓不倒你”的真正原因所在。事实上,不同的诈骗项目,总会选择不同的诈骗对象。相比合成艳照诈骗大多选择有权的官员或者多金的商人,有些诈骗专门针对老年人,金融诈骗则更喜欢投资客。

  骗子选择骗谁,那是骗子根据骗术的特点,基于成本与收效的考虑,做出的选择。但是无论哪种骗术,并不会因为诈骗对象不同而有善恶之分,它们都是一样的绝对之恶。因此,某些网友对合成艳照诈骗犯们抱有“好感”,是很天真的。他们今天骗的是官员,明天骗的也许就是你;合成艳照固然吓不倒你,“法院来电”也许就能吓倒你了,这种骗术你没上当,别种骗术可能正好就击中你的脆弱之处。

  所有的被骗者,大体可分为心理型与信息型两种类型。合成艳照骗术主要是心理型的,这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感性超越了理性,另一种则是在对现实的认知上存在障碍,就像在错觉的引导下行动。有一本书叫《钓愚》,它所定义的欺骗,甚至包括合法的行为,比如商家诱惑你花钱进行多余的消费。所以,不要觉得自己的防骗能力比那些受骗的官员高明多少。

  操纵与欺骗的经济学无处不在,普遍存在的人性弱点、信息不对称等,让我们成为“钓愚”中的受骗者。比如某些网红,一场直播赚几十万元,付钱的很多都是冲动型付费,自己成了“钓愚”对象却不自知。再比如很多的消费年卡,看起来比次卡便宜很多,但是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次卡要省钱得多,因为你在办卡时被“钓愚”了,过高估计了自己的消费次数。

  合成艳照敲诈吓得倒某些官员,为什么吓不倒你?原因无他,只因那不是你的“痛点”或者“痒点”。所以,嘲笑一番上当受骗的官员也便罢了,那些骗子可绝不是什么“反腐英雄”。

标签: 合成艳照;敲诈;骗子;官员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