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王宝强”营销 有悖公序良俗
来源:燕赵晚报
作者:何勇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8月18日 19:25:20
商家结合热点促销要贴切,不该盲目的借势“王宝强”营销。
“因心疼我宝强哥,今天凡名字里带‘王’、带‘宝’、带‘强’的朋友,消费一律特价,浙江省范围内还特别赠送托运费。”近日浙江东阳某红木商家推出了这样一则广告。因王宝强离婚事件,类似广告这两天在微信朋友圈里频频出现,卖海鲜的,卖假发的,卖内衣的,卖床垫的,卖避孕套的,卖手机卡的,都在不遗余力地凑热闹,甚至骗子都在发短信说“我是王宝强,借我5000离婚”。这些借势营销,有些很无厘头,有些让人莞尔一笑,有些却让人难以接受。(8月17日《金华晚报》)
商家结合眼下社会热点事件搞促销,早已经是互联网时代商业营销的惯用手段。而且,从以往的实践经验来看,热点事件营销确实是不错的推广方式,让不少商家从中获利,尝到了甜头。著名影视明星王宝强离婚事件发生之后,刷屏微博、微信朋友圈的,除了王宝强离婚话题新闻之外,最多的就是各地商家借势“王宝强离婚”而推出的促销活动。尤其是随着王宝强离婚事件的相关图片越来越多,一些同款商品开始逐步出现于网店之中。比如,根据一张所谓的马蓉偷情被抓照片,不少网店推出了同款内裤。
从短时间来看,商家借势王宝强离婚事件搞促销,不管能否吸引顾客的光顾,增加客流量,提升销量和营业额,至少是制造了噱头,吸引了大众眼球,推广了自己,以最低的经济成本发挥出了最大的广告宣传功能。这对于商家来说,就是一种胜利和成功,这也是各地商家纷纷借势王宝强离婚事件搞促销的动力所在。但是,商家这种借势王宝强离婚事件搞促销的营销手段,显然背离了起码的社会公序良俗原则,实质上是一种哗众取宠式的恶俗营销,并不可取,应当终止。
虽然王宝强离婚事件是由王宝强本人主动公布的,但对于王宝强本人及其家人来说,终究属于一件痛苦的事情,将是终生难忘的心灵伤疤。商家借势王宝强离婚事件营销,实质上是在拿王宝强个人的痛苦、痛处取乐、营销,是在王宝强及其家人的伤口上撒盐,进一步伤害了王宝强及其家人。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自己的痛处,成为人们公开逗乐和营销的道具。从这个角度说,商家借王宝强离婚事件营销,就是一种恶俗营销的无良行为,纯属是在刷存在感,很不道德。
再者,从法律角度说,在法院判决没有出台之前,事件的真相究竟怎样,我们外人并不知道,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商家借势王宝强离婚事件营销,稍有不慎,可能侵犯王宝强离婚事件当事人的名誉。从这个角度说,商家借王宝强离婚事件搞促销需要三思后而行,别给自己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在笔者看来,商家采取热点事件营销手段,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前提条件是要遵守起码的公共道德准则,不能失去了道德底线,营销也得有节操。商家结合热点促销要贴切,不该盲目的借势“王宝强”营销。
标签: 王宝强;商家;离婚事件;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