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录取通知书是“同志仍需努力”的共勉
来源:荆楚网
作者:谢伟锋 责任编辑
杨静涛
2016年08月20日 08:41:42
而那份未录取通知书,是对这些未入围考生思辨能力和眼界学识的尊重。毕竟,卓越是需要双方共同促成的。
今年,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的广东和浙江综合评价测试,未被录取的同学收到了一封特别的“未录取通知书”:内有校长徐扬生一封信和一本印着港中大(深圳)logo的紫色笔记本。笔记本上还印有徐扬生书法作品“天下无难事亦无易事,人生有苦时方有乐处”。(8月19日 《南方都市报》)
每年夏季,是高校录取通知书漫天飞舞、往来穿梭之际。深圳大学豪华范的“盒子”、清华大学附送文艺范的《瓦尔登湖》,浙江农林大学用毛竹做成科技范的录取通知书,这些“爆款”,都体现出大学“私人订制”的迥异性格。而在“录取通知书哪家强”的关注之外,深圳港中大发出的2100封未录取通知书,堪称“逆行的风景”。
对于这份未录取通知书,有人说是著名大学的人文关怀和独特气质,也有人呼吁其他大学也纷纷效仿,让大学真正从“富裕走向高雅”。其实,这些评价,都很中肯,但却也人云亦云,而效仿之说,搞不好还会东施效颦。因为,深圳港中大所发出的未录取通知书,是发给今年广东和浙江两省在该校“综合评价录取模式”中没走到最后的考生。他们虽然是落榜生,却不同于普通的名落孙山,更不是在高考中失败。
今年广东和浙江两省共有2366名考生报名参加深圳港中大的综合评价测试,最后录取比例约1:10,可见深圳港中大报名热度和生源质量。在今年深圳港中大的综合评价测试里,中文笔试题是“为成功者或失败者写传记,你选哪个”和“政府应不应该以金钱奖励创造发明的人”,英文笔试题是通过一幅“脑洞”漫画题来验证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很明显,考生需要更多的课外拓展知识才能更好答题。这种“功夫在书本之外”的教育模式,正是深圳港中大“天下英雄尽入吾彀中”的择才逻辑。
识英雄,自然重英雄。深圳港中大是广东省内院校中录取分数最高的大学,在采用始发于南方的631录取模式后,也在体制外对铁板一块的高考产生影响。作为先行者,它对于那些敢于参加淘汰率达90%的综合评价测试的考生,免不了“惺惺惜惺惺”。而那份未录取通知书,是对这些未入围考生思辨能力和眼界学识的尊重。毕竟,卓越是需要双方共同促成的。考生或许是冲着“香港中文大学”这金字招牌的感召,但更多的,还是对命运不仅限于一张考卷的更多尝试。对于这些人的心声,深圳港中大显然是心有戚戚然。因此,未录取通知书的背后,是“同志仍需努力”的共勉。
标签: 未录取通知书;高考;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