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绝不能姑息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肖 纯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8月26日 08:38:51
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悲剧的主角,但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成为下一个悲剧的主角,只能尽力避免悲剧的发生。
一位花季少女,怀揣着对未来无限憧憬,收拾着前往大学的行囊。一个情节并不复杂、骗术也不高明的电话结束了一切的美好,骗子几乎没费周折就轻易得手。在徐玉玉尸骨未寒之际,又曝出其他年轻人因遭电话诈骗而心脏骤停的消息。
若不是一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不知能否引起社会与舆论的轩然大波?与诈骗电话周旋已然是残酷的社会现实,更被认为是不争的人生经验。这年头谁还没接过几个“170”“400”开头的骚扰电话?最后谁又不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自我安慰平息了愤怒?
遗憾的是,这样一场公众与骗子的拉锯战,并未随着人们的“自我净化”“精神胜利”而宣告结束。反而因技术的发展愈演愈烈,技术升级进一步降低了骗子的作恶成本,而社会信任的底线也一退再退。
对于多数人而言,这本是一碗心灵鸡汤就能解决的问题,比如吟诵普希金的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或找出老祖宗的成语“塞翁失马”。但对于从小家境窘迫,寄望通过寒窗苦读改变命运的徐玉玉而言,一个轻易得手的诈骗带来的打击是毁灭性的。正如美国哲学家乔治·桑塔亚纳在《社会中的理性》一书中指出:“对于每个个体的命运而言,一切冤屈都是深切的、清晰的、绝对的。”
令人匪夷所思,居然还有人将徐玉玉的死归咎于她自己傻、不耐挫折。毫无疑问,这种“云淡风轻”的马后炮相当无耻:一个充满善良的社会,本不该让人们通过提高防范意识才能避免被骗,不会逼人将防诈骗小贴士倒背如流,而应该温柔地对待每一个善良的人。
“咱家都这样了,为什么还有人来骗我?”本应拥抱梦想的徐玉玉,却在生前留下这样的诘问。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并不遥远。人们不禁想起了另一个名字——魏则西。虚假宣传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魏则西仅存的一线生机,只剩下“人性最大的恶”的感叹。
值得欣慰的是,魏则西、徐玉玉的死引起了轩然大波,全社会为之愤慨。但我们的内心是否必须靠死亡才能唤醒?这是否恰好说明了我们一些人的麻木?如果没有魏则西、徐玉玉以生命为代价,是不是我们将一直对虚假宣传、电话诈骗“怒其不争”?
长久以来,饱受电话诈骗之苦的我们面临着一个悖论:一方面,周围此起彼伏的电话诈骗使得人人自危;另一方面,人们却都不相信自己会是下一个悲剧的主角。如果徐玉玉还活着,或许很多人心中的那一点“小确幸”还将继续下去。
在诱发死亡的因果链条中,人们可以轻易列出“共谋者”:电话诈骗的团伙,贩卖信息的团伙,疏于监管的电信部门。西谚有云:“没有一滴雨会认为自己造成了洪灾。”这便是汉娜·阿伦特在《艾克曼在耶路撒冷》一书中定义的“恶之平庸”。当恶行的链条足够长,长到看不到链条全貌时,共谋者的恶随之减轻。但无法回避的是,死亡本身却还是那样沉重。
我们更要反思自身。平时总觉得诈骗电话不过是小骚扰,谈不上“恶”。但正是我们的纵容,对身边诈骗行为从不当真,才让“恶”肆意横行,最终吞噬了一个鲜活的生命。
倘若全社会形成共识,对各种诈骗行为零容忍,让犯罪分子沦为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必然能形成合力,倒逼公安机关加大破案力度、电信企业提高监管门槛、司法部门对犯罪分子保持高压态势。相信屡禁不止的诈骗一定能有所改观。
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下一个悲剧的主角,但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一定不会成为下一个悲剧的主角,只能尽力避免悲剧的发生。其实不发生悲剧是社会本该固守的底线。我们更应该共同营造一个充满善良的社会,重新构筑亟须修复的社会信任。毕竟,如果人被迫以最大的恶意来揣度社会,那真是莫大的讽刺与悲哀。
标签: 电话诈骗;悲剧;骗子;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