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电话诈骗,有预警系统还不够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王石川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9月09日 21:36:28
“内蒙古公安提醒您,该号码已被标记为诈骗电话,请谨慎接听!多策并举,多方发力,既有运动战又有持久战,电话诈骗才会真正减少。
“内蒙古公安提醒您,该号码已被标记为诈骗电话,请谨慎接听!”9月7日,内蒙古首个诈骗电话预警系统,开始面向内蒙古范围内的中国移动手机用户提供预警服务。用户开通使用后,无需下载安装客户端、任何手机终端均可无门槛使用。
必须为内蒙古相关部门点赞。打击电话诈骗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主动出击总胜过被动应对,提前防范总好过事后查处。有了预警系统,就可能拦住骗子的魔手,减少徐玉玉式悲剧。
不过,既然能清楚知悉哪些是诈骗电话,为何不依法屏蔽,抑或果断封掉?须知,果断封掉也许牵涉方方面面,容易引发非议,但在打通制度关节、消除法律障碍之后,及时封掉诈骗电话,才算是釜底抽薪之举。
当今,不少骗子更加专业化,不仅能借助先进技术手段,还能掌握用户的翔实信息,可以点对点地实施“精准诈骗”。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戒备心理不够等种种原因,一些年轻人、老年人最容易掉入陷阱。防骗,推行诈骗电话预警系统固然有必要,但不能止于这一单一手法,更需要“多兵种”协同作战,全面发力,聚而歼之。
以山东徐玉玉事件为例,她的个人情况是如何泄露的?没有信息泄露,她或许就不会沦为“猎物”;如果不是有人“递刀”,骗子会不会那么轻易得逞?很显然,信息泄露者难辞其咎,扮演了帮凶角色,他们与骗子是一丘之貉,同样应该受到法律严惩。
日前,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直言:“现在有些电信诈骗,不仅能够在群众手机上显示电信、银行、公安等部门机构的正式号码,还能准确了解群众与这些部门联系的信息。这恐怕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话说到了这个份儿上,相关部门和企业还不明白吗?谁泄露了公民的个人信息?谁在帮魔鬼化妆?技术再升级,也是防君子不防小人。有些企业如果心怀鬼胎,唯利是图,有些掌握公民信息的人如果见利忘义,将权力变现,我们每一个人就会处于“裸奔”状态,形如“玻璃人”。
值得一提的是,工信部表示,不排除个别基层电信企业为追求短期经济效益而罔顾社会责任。其实,通过媒体报道不难发现,现实中确有一些电信员工在偷卖用户信息。然而,公民信息泄露涉及多个领域,可能还牵涉公务员、快递员工、银行员工、学校老师等群体。规束此类行为,并不缺少法律,关键是如何主动为之,一经查出就应该依法严惩。如果等到出事了,死人了才介入,未免太晚了。
公安部部长郭声琨9月6日在上海调研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时强调,以更加扎实的措施有效防范、精准打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决不能让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上学钱”被骗的悲剧屡屡发生。这是吹响了打击电话诈骗的号角。打击电信诈骗,“脑袋”更须升级。多策并举,多方发力,既有运动战又有持久战,电话诈骗才会真正减少。
标签: 诈骗电话;预警系统;内蒙古;电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