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撒贝宁接诈骗电话,不能一笑了之

来源:红网
作者:夏怡    责任编辑 杨静涛
2016年09月10日 08:45:15

更多

人们不禁深思,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电信诈骗?笔者认为:要想避免类似的案件再次发生,必须从个人信息泄露这一犯罪源头入手。

  9月8日下午,《今日说法》官方微博公布了撒贝宁接到诈骗电话的录音。在录音中,骗子冒充警察,谎称撒贝宁涉嫌拐卖儿童,在撒贝宁表明身份,拆穿骗子的阴谋诡计之后,骗子竟然仍十分嚣张,气急败坏地大骂撒贝宁。

  “你还说今日说法,等我抓住你我让你天天在监狱里看法!”大家都被这个骗子盲目无知的蠢话逗笑了。短短3个小时,这篇微博被转发高达五万多万次,评论一万多条。网友纷纷留言,调侃道:“你已被今日说法栏目抽中为幸运骗子。”

  的确,录音中的骗子蠢而不知,被揭穿后破口大骂,一副气急败坏的样子。但是,一笑而过之后,我们却不能不对目前电信诈骗无孔不入的现实状况感到担忧。“我们都不知道撒贝宁的电话,骗子都能知道,呵呵”,网友评论道。电信诈骗已经呈现出手段多样化、分工精细化、涉及范围广泛化等令人担忧的趋势。

  个人信息是怎样被如此大规模、全面地泄露的?什么人给骗子提供的个人信息?骗子又是通过怎样的交易渠道得到的个人信息?有什么办法可以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这一串切中要害的问题自从出现电信诈骗以来,一直困扰着我们身边的每个人。尽管公安部门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大范围、高强度地打击电信诈骗,同时通过各种媒介宣传防范电信诈骗的相关知识,但是,电信诈骗仍然十分猖獗。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新生开学前后,接二连三发生多起大学生被骗走学费,气急攻心骤死的惨案,引发了社会的恐慌,破坏了和谐的氛围。所以,撒贝宁接诈骗电话,我们不能一笑了之,还需解决事件背后的隐患。

  有业界人士分析,电信诈骗个人信息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泄露。一是有权利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有关单位信息网络安全性能较差,黑客能够轻而易举地盗取被储存的个人信息;其二,多数单位网络信息管理公司外包,经手人数众多,无法避免其中某一环节被不法人员泄露变卖;其三,掌管网络个人信息的负责人,违背职业道德,利用职位之便,毫无良知地将公民个人信息变卖。就这样,被打包变卖的个人信息就成了骗子诈骗得逞的关键,掌握如此详细的个人信息使得骗子愈发无法无天。

  人们不禁深思,到底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电信诈骗?笔者认为:要想避免类似的案件再次发生,必须从个人信息泄露这一犯罪源头入手。储存个人信息的各单位、各公司必须建立强有力的网络防火墙,确保黑客无法盗取。成立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部门,做好人员分工台账,责任落到每个人的头上,若出现问题能够迅速查明相关责任人。制定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对个人信息泄露买卖行为的处罚力度,公安部门以摧毁整个电信诈骗犯罪链为结案点。同时,加大电信诈骗防范知识的宣传力度,做到人人掌握,人人防范,或许,电信诈骗引发的惨案将不再发生。

标签: 电信诈骗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