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旅游不文明叫“不知之恶”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毛建国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9月12日 15:21:50
旅游文明有时需要反复练习,特别是出国旅行需要学习一点通行礼仪。诚然, “不知之恶”也是一种不文明,但站在解决和提升的态度上,显然有着自己的特质。否则,就有可能在潜意识中,让自己成为不文明的人。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游客在叶卡捷琳娜宫地板上为孩子把尿”的消息在网上热传。9月10日上午,俄罗斯叶卡捷琳娜宫证实确有此事,官方称地板非18世纪沙皇时期文物,此事也未对地板造成任何损坏。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事馆提示各位国内游客,在冬宫、夏宫、叶卡捷琳娜宫等俄罗斯著名文化旅游景点参观时,请规范自身行为,展现中国游客文明形象。
关于“熊孩子尿了叶卡捷琳娜宫”的是与非,舆论早就表明了态度。从中可以看到,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具有文明意识,对不文明的痛感和耻感与日俱增。这种爱憎分明的民意情绪,显然是旅游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础。
但是,如果这件事换一个空间,不是发生在叶卡捷琳娜宫,只是发生在国内的一个大商场里,还会招致这么强烈的谴责吗?需要指醒的是,在现实中,类似行为并不罕见。我们几乎没有见到有人当面指责,很多人都没当成一回事,甚至还有人认为:孩子的尿是干净的,而且孩子憋不住,这一切情有可原;对此的宽容大度,也体现了对孩子的爱。从现有新闻中看不到这名在叶卡捷琳娜宫地板上为孩子把尿的游客是怎么想的,一般分析,恐怕秉持的也是这种观点。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种现象十分有意思,也为我们认识旅游文明,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提到作为伦理的“无知”和“不知”的概念。所谓“无知”,指的是一种不知善恶有别,或者对善恶之别抱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不知”,指的是他知道善恶之别,但却不知自己正在作恶。在旅游不文明中,确实有一些人对善恶无所谓,甚至连基本的廉耻之心都丢失了;但也不排除有一种人出于“不知”,其本人其实知道善恶之别,但在潜意识里,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做了不文明事。
拿给孩子“把尿”来说,在中国人的潜意识里,其实算不了多大事。那位在叶卡捷琳娜宫地板上为孩子把尿的游客,可能在国内也是这么做的,甚至多次这么做。对其来说这么做是很自然的事,在其心中也未必算多么不文明的事。其实不仅是这件事,在对孩子的态度上,很多都是如此。很多时候,当一种行为一种场景到了国外,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在国内,常常发生类似的事,并没有多少人觉得刺眼。这其实也是一种“中外有别”,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对文明的态度,特别是对孩子的态度。
当然,一种行为是不是文明,并不以本身认识为标尺。不是说自身没有认识到,就不存在非文明了。就好比随地给孩子把尿,或者大人不觉其恶,但不能否认这是不文明的表现——这也是新“文盲”的内涵。但站在增进旅游文明的角度,却不能把“无知之恶”和“不知之恶”混为一谈。两者是存在本质区别的,“不知”之恶更多是由于当事人的认识不够,而不是本意如此。因此,在旅游行为中,需要多学习了解一些常识,特别是一些我们认为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放在旅游文明中却可能是大事,这是需要竭力避免的。
有种旅游不文明叫“不知之恶”。诚然,“不知之恶”也是一种不文明,但站在解决和提升的态度上,显然有着自己的特质。这也提醒我们,旅游文明有时需要反复练习,特别是出国旅行需要学习一点通行礼仪。否则,就有可能在潜意识中,让自己成为不文明的人。
标签: 文明;孩子;旅游文明;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