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莫用“焕然一新”冒犯文物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石川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09月23日 20:23:46

更多

既不任旧如旧,坐视它们雨打风吹去。也避免改旧换新,做“自毁长城”的傻事,这样才能让文物自在地呼吸。文物不只是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符号,熔铸了深沉的家国情怀。

  给长城贴瓷砖,给黄河加栏杆,给珠峰修电梯,常用来形容不伦不类的闹剧。没想到,这令人痛心的一幕真的发生了。日前有媒体报道,曾被民间称为“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在修缮后被“抹平”,变成一堵蜿蜒的“白灰墙”。当地文物保护部门称,该修缮项目每一步都经过审批,“合理合法”。国家文物局对此高度重视,派员紧急赶赴现场进行核查评估。

  是否合理合法,尚需求证,但这段长城已被毁容,不复昔日神韵,却已成事实。曾有网友感叹:在这里远眺,仿佛能看到古老战争的硝烟。而如今,长城变“长墙”,徒留一地尴尬。

  文物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多重价值,但它和一般的艺术品不一样,历史价值是首要的。一段已有六七百年高龄的长城,极像一位沉默的历史老人,安静地打量着这个时代。它的独特气质,不是美不美可以简单涵盖的。正如一位作家所说,没有皱纹的祖母、没有白发的老者,都是让人遗憾的。这段年久失修的长城,动个手术无妨,但决不能实行换头术,否则,还可称之为长城吗?

  一般而言,文物保护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物质遗存不被破坏,二是基本风貌整体保留。这两个方面都保护好了,文物才成其为文物。以往,我们对文物的冒犯,更多是把文物拆个烟消云散。如今,破坏性修复也成了不可忽视的问题。几年前,辽宁省朝阳市云接寺清代壁画就惨遭“毒手”。相关人员对壁画改造后,画风大变,新绘画作颜色夸张,俗不可耐,被讥为“仙人变花大姐”。尽管事后相关部门负责人被处理,但壁画原貌已不可寻。可见,若是对文物一知半解,仅凭满腔热情,容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保护文物离不开专业知识,更要有敬畏之心。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曾对筹建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的报告作出批示:修旧如旧,保留原貌,防止建设性破坏。对文物的真正致敬,不是按当代的价值标准和美学原则来调整它的模样,而是以现状保护为主,坚持最小干预的原则,适当修缮。

  修旧如旧,之所以成为业界共识,就是因为文物所要传递的,恰恰是“旧”的文化历史遗产。基于发展的建设性破坏,和出于好心的破坏性修复,都与文物保护背道而驰。对文物筋骨的伤害,对文物气质的荼毒,后果是一样的。因此,面对前人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存,后人有必要保持足够的克制。著名古建筑专家、首倡修复中国古长城的著名学者罗哲文,曾回忆其师梁思成关于修复长城的一些观点,“古建筑维修要有古意,要‘整旧如旧’,不要全都换成新砖、新石,不要用洋灰;残断的地方,没有危险、不危及游人安全的就不必全修了,‘故垒斜阳’更觉有味儿”。

  文物不只是文化遗产,更是一种精神符号,熔铸了深沉的家国情怀。然而,它是古人留给我们非常脆弱的馈赠。进一步健全法律保护,才能保障它们的生存权。在此基础上做好文化保护,让它们以本来面貌在历史中穿行,是每一代人的责任。既不任旧如旧,坐视它们雨打风吹去;也避免改旧换新,不做“自毁长城”的傻事,才能让文物自在地呼吸。保护好历史现场,才能传承文明,后世子孙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标签: 文物;长城;修复;壁画;遗存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609/W02016092374731209856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