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12小时看130位病人”是“病态急诊”

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    责任编辑 杨静涛
2016年10月06日 10:48:38

更多

最需要指出的是,急诊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需要休息和调整,医生不能老是呆在急诊这个岗位上,也应该实施轮岗制度,让急诊医生能够得到恢复。

  10月1日晚上8点,叶慧芳坐在武警总院急救医学中心诊疗室的第二张工作台上,灵活的手指敲打着键盘,并时不时回头与患者交流几句。“每天都是这样高强度的节奏,刚离开一位病人,就有新的患者等待问诊。”国庆当天,接待记录上显示,一共看了约130位病人。从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国武警总医院急诊科室,叶慧芳一做就是十年。每到节假日,急诊科医生都要轮流值班。(10月4日《新京报》)

  急诊医生很忙,忙到不敢在上班时间轻易喝水,因为上厕所会耽误就诊时间;忙到吃饭没有准点过;忙到了患了许多“职业病”却无时间治疗。其实,只要看看“12小时看130位病人”这个数据就知道急诊医生有多辛苦,而急诊医生居然一干就是十年,这实在令人觉得敬佩。

  当医生辛苦,当急诊医生更辛苦,这是不争的事实。显然,“12小时看130位病人”的急诊不该是常态。因为这有损医生的身体健康,也不利于病人的康复。是什么造成了“12小时看130位病人”的“病态急诊”?

  目前医院急诊科的患者中,70-80%都并不需要利用大医院的急诊资源;北京急救中心出车抢救的病人中,只有15-20%真正需要急救。国家卫计委出台的《需要紧急救治的急危重伤病标准及诊疗规范》明确,急诊救治范围主要为濒危和危重病人,包括无呼吸无脉搏病人,急性意识障碍病人,或可能导致严重致残者。医院需要严格实施急诊分级,才能减轻急诊压力。

  “12小时看130位病人”同时也表明分级诊费疗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大病去大医院,小看去小医院,看急诊也同样是如此,如果连看个咳嗽或是手腕受伤包扎伤口也要去大医院的急诊,那自然而然地就有了“12小时看130位病人”的“急诊”了。如果能够提高社区医院的服务质量,推出节假日和夜间的普通门诊服务等等,就能将患者分流出去。

  急诊不急,这在大医院是不是什么稀罕事。而一些医院也在践行着急诊分级,但总体效果不佳。不过,站在病人的角度看,要推行急诊分给,还需要医院做细服务工作,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换言之,当患者的看病诉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了,“病态急诊”才能彻底解决。

  最需要指出的是,急诊医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需要休息和调整,医生不能老是呆在急诊这个岗位上,也应该实施轮岗制度,让急诊医生能够得到恢复。包括身体和心灵上的休息。不能让急诊医生带着一身伤痛离开急诊这个岗位。(前溪)

标签: 急诊;医生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