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丑陋成为旅行的代名词
来源:红网
作者:卜新国 责任编辑
朱婧
2016年10月07日 06:14:42
今年的国庆小长假,照例人多,照例事多。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不仅养活了当地一方百姓,还养活了报刊、电视、网络等众多媒体,为它们提供了足够的新闻实料甚至头版头条。所以,宅男宅女们足不出户,照样可以知道全国各大景点堵成了什么样子,又有哪些坑蒙拐骗的勾当和为所欲为,哪些景点又被手脚发痒的游客“整容毁容”等等。
今年的国庆小长假,照例人多,照例事多。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不仅养活了当地一方百姓,还养活了报刊、电视、网络等众多媒体,为它们提供了足够的新闻实料甚至头版头条。所以,宅男宅女们足不出户,照样可以知道全国各大景点堵成了什么样子,又有哪些坑蒙拐骗的勾当和为所欲为,哪些景点又被手脚发痒的游客“整容毁容”等等。
云南大理古城遍地垃圾,洱海小岛遍布烧烤摊;济南黄河滩垃圾成堆,警示标语遭游客破坏;重庆云阳龙缸景区蜘蛛人冒着生命危险崖下捡垃圾,却被讽“不丢你们会失业”;情侣长城上刻“到此一游”,路人提醒后并未停手;江苏常州南山竹海景区大片翠竹遭游客刻字“毁容”……如此报道信手拈来,直让人心生愤怒:文明与公德,当真就微不足道而处处被随意践踏吗?
难怪有些国外城市不欢迎中国游客,难怪有些外国景点要用中文告示牌警示中国游客。当陋习蔓延的程度如此迅速,当恶习表现得如此酣畅淋漓,那也真是没谁了。
实在想不通,不乱扔垃圾、不破坏公物、不大声喧哗、不违背公德,这些举手之劳就真的很难做到吗?旅行本是为了体验生活、品味文化、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如若变成展示和传播粗俗言行和低贱素养的平台,这样的旅行又有什么意义?
事实上,要根治如此“毒瘤”也并非束手无策。
首先,家庭教育是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途径。然而这却是公众最容易忽视、也最容易产生“破窗效应”的主要来源。当家长习以为常地插队、喧闹、逃票、扔垃圾的时候,不仅自己会成为他人“问候母亲”的对象,也有意无意地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一次形象生动的“榜样”。说万遍不及示范一遍,一切的教育在此面前都苍白无力。“养不教,父之过”,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反思自己。
其次,要重视教育在传播文明、养成习惯方面的重要作用。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以德为先,规范品行。不过,“立德”易,“养德”难,还要通过教育的引导将德行转化为长期的自觉行为。如果人人都能保持卫生整洁,那不仅可以无须把时间浪费在打扫卫生上,还可以节约时间做其他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事情。
再次,建立健全专门性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惩违法犯罪行为,是法治社会的应对旅行陋习的治本之策。当前,我国现有的《旅游法》对游客的行为准则在规范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虽然《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起到一定的监管作用,但真正监督和实施起来也具有较大的难度。而且,游客的违法成本也相对较低,比如在国家保护的文物、名胜古迹上随意刻画、涂污或损坏的,甚至在文物保护单位附近进行爆破、挖掘等活动,危及文物安全的,只是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并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这在无形中变相地助长了部分游客铤而走险的胆量和歪风邪气,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震慑和警示作用。
柏杨在1985年出版的《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说道:“我们的丑陋,来自于我们不知道我们自己的丑陋。”诚然,有些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言行举止已经损害了自己的形象,危害了他人的利益。但这并非一句“不知者不为过”可以搪塞过去。在现代文明与全面小康成为社会主旋律的背景之下,习惯、观念、态度,应该成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如此,丑陋才会一去不复返,社会进步也才更加有条不紊。
标签: 旅行;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