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诺奖给了歌手,文学阅读堪忧?

来源:红网
作者:陆玄同    责任编辑 冯一伦
2016年10月16日 10:51:34

更多

诺奖给了歌手,文学阅读堪忧?当然,也不是民众不重视阅读,而是值得阅读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怎么看都有涂脂抹粉的矫情和一股世俗的铜臭味。

  鲍勃·迪伦曾在其自传里说过:“一个二十四小时都充满新闻的世界就是地狱。”

  他可能不曾想到,自己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被强势围观,由此引发二十四小时之外的“地狱狂欢”里有吃瓜群众看热闹,更多的是文学家们的愤懑和各种不快。

  他们等待的阿多尼斯或村上春树并没有出现,代替的是令他们大跌眼镜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

  有人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迪伦具有历史性的意义,是一种突破文学文本回归本源的尝试;也有人惶恐这是文学作家的灾难。比如法国小说家皮埃尔·阿苏利纳愤怒地说道,“瑞典文学院的决定是对作家的鄙视,我也喜欢迪伦,但他有什么文学作品?我认为瑞典文学院使自己成为笑柄。”

  面对现实,谁才是笑柄恐怕已泾渭分明。什么叫文学?文学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诗与歌本是一体的,南宋严羽《沧浪诗话》说道:“诗者,吟咏性情也”。而他所质疑的“他有什么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个扯淡的说辞,是对文学的狭隘理解,也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歇斯底里,何其脆弱。难道文学家们脆弱得连承认一个歌手具有获诺贝尔文学奖实力的勇气都没有了吗?

  真正的作家不是写了多少万字的小说,也不是出版了多少本“食之无味”的作品,而是利用语言的凝聚力去影响和改变普通大众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语言背后构架的是偌大的思想王国。一个歌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是文学的悲哀,一群不自知的作家在自己的圈子里洋洋自得才是文学的悲哀。文学阅读堪忧的境况很难归咎于读者,恐怕更多的表现在泡沫式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家自身学识与审美的弱化。

  法国文化部长菲利佩蒂曾评价鲍勃·迪伦赋予了音乐可以改变人类和世界的颠覆性力量。是的,迪伦的影响不局限于某个国家,他是世界级的大师。虽然他有很强的时代背景,但其以一脉相承的音乐形式而产生的后续影响更加深远。不仅因为歌曲的旋律,更是因为歌词背后的力量,直入人心的快感和不矫揉造作的灵魂碰撞。

  由于迪伦是一个“过气”歌手,所以《猜火车》作者、苏格兰小说家欧文·韦尔什会在推特发文批评说,“我是迪伦的歌迷,但是,这是一个构想拙劣的怀旧奖。”而他所言的怀旧,只不过是他在时代的局限里打转,一部伟大作品的产生可能需要特定的时代浪潮催生,但是其生命力的韧劲和冲劲不是一个时代能够局限的。

  在这个阅读越来越快餐式的年代,文学的力量日渐式微。像《红楼梦》这样的经过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的名著,《平凡的世界》这部6年磨一剑的经典可能很难再出现。利益至上的文学创作正在为文学掘墓,粗鄙浅薄的作品层出不穷,鸡汤文学更是大行其道,有些所谓的作家一年可能连出几本书籍,除了呵呵,真心无力吐槽。

  被誉为“荒诞现实主义大师”的阎连科曾犀利指出,“继鲁迅之后没有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是啊,在这样一个非常需要像鲁迅的时代,却没有产生像鲁迅一样的作家,真的非常值得反思,而我们的文学家有几个真正反思过?

  美国《纪事》网络版杂志评论家史蒂芬·梅特卡夫写到:“文学的一个鲜明特点是默默地读给自己听。”且不说文学作品里的天籁之音是否早已沉寂,我们已很难聆听到自己内心的真实声音。当然,也不是民众不重视阅读,而是值得阅读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少,怎么看都有涂脂抹粉的矫情和一股世俗的铜臭味。

  

标签: 诺奖;歌手;文学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