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太空养蚕”看科普的力量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夏振彬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0月17日 10:26:10
科普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激发人们对科学探究的向往与追求,也会让更多年轻人去关注、学习与传承。
科普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激发人们对科学探究的向往与追求,也会让更多年轻人去关注、学习与传承。
去年11月,电影《火星救援》风靡世界。电影里,被留守在火星的“话痨”马特·达蒙,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地球人的心。而随着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又将成为举世瞩目的对象。
开展科普工作,一直是航天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幻电影里,宇航员们失重、吃饭、做实验、种土豆、录太空日志、听迪斯科音乐……对于这些“天上的生活”,航天迷们如痴如醉,“科技盲”们也是心驰神往。当然,这些情节都还不乏虚构成分,真实的版本更让人关心。据报道,此次两名航天员将在轨飞行33天,是我国迄今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飞行。在天上待一个月,他们吃什么?在太空怎么骑车?如何跑步?会做哪些实验?这些内容无异于一场精彩纷呈、难得一见的科普“大片”——看点丰富、粉丝众多,“上座率”根本不用愁。
一直以来,航天事业专业化程度极高,但“曲高”未必“和寡”。国外的一些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比如美国航天局(简称NASA)硬是把自己打造成了网络大V:一张冥王星的高清照几分钟就收获超10万的点赞,一堆探测器时不时卖个萌就能刷屏;感觉它不光招科学家,还网罗了一堆段子手。原来,为了“一门心思”当网红,NASA专门成立了社交媒体团队,找有经验的媒体人来管理,然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全世界“推销”自己,与普通人对话、沟通。而除了借助社交媒体,NASA还为电影做宣传、做顾问,然后用电影打广告;此外还与游戏合作,通过嵌入卡通形象来让公众了解自己的探测计划等等。
近几年来,我国的航空科普工作也越来越给力,越来越接地气。其中层出不穷的“爆款”,更是让人眼界大开。比如印象最深的,2013年6月,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面向全国中学生上了一堂前所未有的“物理课”,直接把小伙伴们看得目瞪口呆,也让无数网友做梦都想当航天员。比如“玉兔”号探月车,不断发布探月日记,萌萌哒,很励志,又有催泪,在全世界范围圈粉无数。比如不久前,郎平、刘慈欣、姚明等11位名人为火星探测工程代言,这是我国重大科技工程首次启用形象大使,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而此次两位航天员也将作为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将他们的工作、生活等情况进行报道,相信很快就会成为新“网红”。
不管怎样,科学从来就不是少数人的事情。对于宇宙的奥妙,几乎每一个普通人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幻想”,而他们也需要更多机会、更多渠道去认识、了解甚至参与其中。当前,“高大上”的航空项目逐渐主动放下身段,通过“花式”互动让越来越多人对它们不只是仰视,还有更多亲切感。在这次太空旅行中,两位航天员也将完成丰富多彩的科普项目。比如“太空养蚕”“双摆实验”以及“水膜反应”,航天员将在轨完成这些实验,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微重力环境中事物的状态变化;此外在飞行任务期间,航天员还将开展多项展示性的活动,比如“太空日记”“家书载梦”“挑战不可能”等等。
科普的力量是无穷的,它会激发人们对科学探究的向往与追求,也会让更多年轻人去关注、学习与传承。此前有细心的网友发现,当年杨利伟飞天逐梦时,飞控中心全是白发苍苍的老人;13年之后,“天宫二号”飞上云端时,电视镜头扫过的飞控中心却坐满了年轻人。青年人正在成为航天科技的中流砥柱,而科普工作将让更多人成为航天的粉丝,让更多人投身其中,也进而让更多人真正受益。
标签: 航天员;NASA;科普;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