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想要朗朗晴空,需要壮士断腕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刘雪松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0月21日 07:26:41

更多

北京应该是人体最容易找到肺部存在感的地方, 10月过半,华北地区第三轮重度污染,北京第五次发布黄色预警,然而,真正的冬天还没来临,人们已经在相处的过程中,有点提肺来见的意思了。

  北京应该是人体最容易找到肺部存在感的地方,10月过半,华北地区第三轮重度污染,北京第五次发布黄色预警,然而,真正的冬天还没来临,人们已经在相处的过程中,有点提肺来见的意思了。

  但这几天似乎打开人们脑洞与话题的,却是跟雾霾八竿子打不着的荷兰人,而且还是个跟治理污染这么严肃的科学命题扯不到一块儿的人。这位荷兰艺术家设计的“无霾之洞”雾霾净化塔,目前正在朝阳区进行调试与测试,据说这高达7米的神器,是个最大的空气净化器,每小时能净化3万立方米的空气,收集到的雾霾颗粒还能做成黑色的宝石。

  虽然比国内某些心灵鸡汤熬制者提出的关紧门窗、用心驱霾的办法更具唯物主义的色彩,但是中国人的心珠算一拨拉,立马算出这玩艺儿不靠谱的地方了——按照人均一立方米生存空间来算,整个北京,光常住人口就是2000多万,这么大家伙得装多少台?要钱不?得掏多少钱?

  于是中国的专家首先站出来表示荷兰艺术家的除霾道具不靠谱,表示弄这玩艺儿不如给工地上盖块布。于是网友又笑了,说这智商首先得给专家盖一块布。原因是工地不许有扬尘是规定动作,而pm2.5不光是扬尘惹的祸。当然网友中也有脑洞打得更开的,建议由企业出钱,引进荷兰艺术家的神器,把排放口给罩上,炼出来的黑宝石归企业所有。

  荷兰艺术家设计的“无霾之洞”,不排除在这个洞里确实能够起了躲霾的效果,但如果我们跳出这个大功率雾霾净化器的功能性思维,或许看到的依然是一个具有现实讽刺意味的行为艺术。既想享受汽车出行的自在,又不想呼吸污浊的空气。既想看到湛蓝天空,又巴望着冬日的供暖越早越好。这是中国绝大多数百姓的复杂心理。踩着油门上路,打开车门骂娘。而政府部门作为治理者,在左也怨声、右也骂声中,不停地调和着自然天空与人间情绪之间无法协调的矛盾关系。在这个艰难的调和过程中,部门与部门之间、企业与监管之间、经济的增长与产能无法承受之重之间、限制与生存之间、控制与需求之间,等等等等的矛盾冲突,构成的是一个貌似无解的永恒难题。而这些矛盾,构成的一条核心主线就是,不愿放弃的享受追求、与不依不饶的肺部追求之间的矛盾冲突。

  中国治霾,首先需要治理人与人、部门与部门、生产与监管相互之间的“霾”怨情绪,让整个社会的每个个体,都必须承担与整个国家环境天空休戚与共的断腕之痛。中国整个社会都应该跳出荷兰艺术家提供的无霾之洞中俯视自己,俯视中国每一个个体,从中看到自己聪明的脑袋愚昧落后之处。而把人们提溜到这个可以俯视的高度的,唯有更加科学、更加严苛、更加坚决的法律意志和力量。

  中国治霾,出路只有一条,用人人都能感受到的断腕之痛,换取彻彻底底的肺部轻松。我们可以先扪心自问一下,如果不再供热,可以挽回天空一个刻度的成色,你有没有怨言?如果社会车辆每天减半上路可以再挽回一个刻度,你会不会骂娘?如果更严标准的治霾会让你每年的收入减一成,而天空的成色好一成,你会不会跺脚……这些命题过关了,中国具有断腕之前的治霾法则,才算真正形成。

  

标签: 雾霾;艺术家;荷兰;肺部;中国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