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买房成了当前资产保值升值的最好方法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黄帅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0月28日 10:01:31

更多

环顾今天的各大相亲网站,男方“有房有车”几乎成了能入女方“法眼”的基本门槛。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买房,对绝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更是天方夜谭。

  环顾今天的各大相亲网站,男方“有房有车”几乎成了能入女方“法眼”的基本门槛。其实,年轻人工作后奋斗几年,靠积蓄买辆普通的私家车不是难题,但房子绝对是让很多人连连嗟叹的“拦路虎”。尤其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买房,对绝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更是天方夜谭。从“有房有车”这个要求,也能窥得年轻人面对的人生难题大之一斑。

  当然,这不意味着大家都买不起房,起码在我身边,不少同学还没大学毕业,家里人就给准备好了婚房。但只靠自己就在大城市买房的,我一个都没见过。

  因此,年轻人有没有房子,要不要买房子,这个命题从一开始就充满分歧。以我在北京的同学、朋友为例,对这个问题基本持有三种态度:其一是坚定的不买房派,或称之为租房派。其中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有钱买房但就是不买,他们代表了拥有新财富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一批年轻人,他们会把买房的钱用于创业,甚至环游世界。不过,绝大多数人想买房但没有经济条件,被迫租房,“诗与远方”的理想很丰满,但现实很骨感,大多数一毕业就落入窘境。

  另两种人是坚定的买房派和观望派。某种程度上,前者被外界视为“人生赢家”,这种标签化的命名方式正体现了年轻人的财富观、生活观越来越趋向不同,甚至两极分化。而且,在更长的时间尺度上观察,这两类人会逐渐变成同一群人,那就是买房派。因为,观望许久后,很多人发现,房价不降反升,收入却未能同比例增长,只好硬着头皮买房——不买不如买,晚买不如早买,这个道理很多人即便嘴上不愿意承认,心里也不得不默认了。

  其实,对家庭条件较宽裕者而言,房子不只是生活必需品,还是资产保持、增值的最佳途径。理财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二十年前,只靠把工资放到银行里储蓄起来,靠利息也能赚大钱;十多年前的年轻人,靠炒股暴富者也不在少数。而今天呢?在国家经济有下行压力时,想要资产保值增值,其实没有太多好的选择。我身边从事金融工作的朋友,曾大谈利用金融衍生品增值的妙计,但这对未经金融专业训练的大多人而言,不是一个现实的手段。想来想去,似乎买房子,还真就是最简单、最笨拙但可能也是最有效的保值办法。

  这种思路的背后是房价增速超过收入增长的现实问题。我有一个朋友,几经考虑要买北京二环内崇文门地区的一套十几平方米的小“房子”(1平方米单价近10万元),根本没打算住,只是因其为学区房,兼有投资用途。直到前几日北京再出严厉限购政策,其念想才再次搁置下来。这是一个被畸高房价异化的真实案例,可如果我的这位朋友真买房了,谁能保证她将来不后悔?

  当年轻人的资产、消费能力乃至创造力被高房价绑架后,又谈何更高远的追求呢?有人说年轻人要野蛮成长,有人慨叹只是匍匐前进,更有甚者说只是苟且生存。每个人的现实生活都受自己的“三观”和家庭背景影响,但在高房价面前,年轻人的境况几乎是空前一致的:房价太高,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无力追求自我实现的更高境界。这不能不说是一代人的悲哀。

标签: 买房;年轻人;房价;房子;朋友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