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经济学家激辩,值得围观

来源:钱江晚报
作者:魏英杰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6年11月10日 08:12:40

更多

昨天,国内进行了一场重量级的经济学辩论。这就是原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与原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的“产业政策”之辩。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辩论的影响将日益凸显。

  昨天,国内进行了一场重量级的经济学辩论。这就是原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与原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的“产业政策” 之辩。

  这两位北大教授都是国内重量级的经济学家,他们的理念观点对市场与政策都可能产生影响。所以,这场辩论被国内经济学界称作“世纪大辩论”。他们两人的观点,如果按照经济学光谱来讲,可以说分别代表了两个对立面。

  林毅夫强调经济发展要利用比较优势,同时也强调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来利用比较优势。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需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共同作用。林毅夫认为政府应该对某些产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进行补贴。张维迎是坚定的市场派,反对任何形式的产业政策,认为这不过是穿了马甲的计划经济,而计划经济的历史证明,政府是最差的协调者。张维迎也反对政府补贴,认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是因为自己想品尝美味佳肴的冲动,而不是因为政府补贴。

  这只是两人辩论的部分内容,具体说起来就非常复杂了。但不管两人的观点如何分歧,首先应对这种具有知识分子情怀的学术讨论抱以热烈掌声。在国内学界,要么是彼此有不同意见都藏着掖着,维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假象,要么是借题炒作,斗个你死我活、水火难容。而林毅夫、张维迎虽说是三十多年好友,但两人之间并不隐瞒彼此的观点分歧。在这之前,其实两人已经就产业政策问题大战过好几回合了。这种坚持个人学术立场、和而不同的精神,在国内经济学界乃至学术界都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更重要的是,两人辩论的内容不仅是对中国经济的不同解释,而且可能对实际操作产生影响。日前,针对产业政策的辩论,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回应称,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发改委在认真评估当前的产业政策。就此而论,这场辩论或可提醒政策制定者及实施者,对产业政策有必要“批判性使用”。也就是说,要对产业政策的局限性及其可能引起的不良后果有所警惕,不能把产业政策当作一种政绩,尤其是通过推行产业政策来扩张权力。例如,近年来许多地方鼓励发展新能源,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财政补贴,结果出现了不少骗取补贴的案例。这样的产业政策是利是弊,不能不有所反思。这也说明,类似这样的政府干预行为,能不用就不用,要用也应守住市场的游戏规则,而不能肆意破坏市场规则。

  这场辩论刚刚结束,不过受美国大选影响,关注的人似乎还不够多。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辩论的影响将日益凸显。

标签: 产业政策;辩论;林毅夫;经济学界;吃螃蟹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