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百村故事⑬丨方塘悟道话朱熹——淳安郭村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汪永明 邵航锐 责任编辑
张韬
2017年03月23日 07:48:08
明代学者钱德洪《瀛山三贤祠记》:“余读晦翁朱先生《方塘诗》,乃叹曰:此朱子悟道之言乎!” 有了“方塘悟道”,朱熹才思喷涌,著述不断,其哲学思想体系更为成熟,终成为集理学之大成者。
郭村隶属于淳安县姜家镇,距千岛湖镇约40公里,村域面积10.63平方公里,全村共有618户,1840余人。该村尚存瀛山书院遗址,书院因理学大家朱熹曾在此讲学而闻名。
朱熹(1130—1200),字元晦,是宋代最有名的理学大师。郭村人詹仪之与朱熹是学问上的好友,他多次邀请朱熹到瀛山书院讲学,朱熹欣然应允。
乾道五年(1169)秋,朱熹在张栻、吕祖谦等好友陪同下,随詹仪之来到瀛山书院。一路上,朱熹为青溪和武强溪的美景所陶醉。船过铜官峡,他触景生情,作《清溪》诗。当小船来到武强溪畔的许由山下时,朱熹遂停船登岸赏景,又赋《过许由山》诗。后来,当地人就把朱熹登岸的这座小山头叫“朱墩山”。
在瀛山书院,朱熹为这里的美景和詹氏家族浓郁的文化气息所吸引。在此可仰观瀛山耸秀,俯瞰方塘云影。他对那瀛山书院堂构之精华、学风之浓厚和詹氏家藏典籍之丰裕,倍增兴致。这里的瀛山精舍、传桂堂、虚舟斋、半亩方塘等,让他应接不暇。
这天一大早,朱熹又在方塘边的得源亭里读起詹氏的藏书。朱熹一边读书思考,一边观赏着方塘美景。瀛溪两岸,柳风竹影,清澈的源头活水,源远不断地注入方塘,方塘澄波似镜。朱熹感慨着这大自然赐予的灵秀和美景,似乎彻悟到了什么。朱熹回想着这么多年来,上下求索,学无止境,而今鸢飞鱼跃,从佛家的困惑与道家的迷茫之中游离出来,深深融入理学的瀚海之中。由此,朱熹豁然贯通,临流触发,即兴而赋成千古绝唱《题方塘诗》: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随后几天,朱熹对这首诗又进行了反复思考和吟咏,对它的寓意又有了更为深层次的理解。他认为“天光云影”“源头活水”,就是“即物穷理,格物致知”。“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要去掉“人欲”,洁净心灵,就能唤醒心中的“天理”。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不断积累产生“豁达”的知识扩展,才能真正把握“天理”,实现人的道德完美,而成为“圣人”。
为此,朱熹又把《题方塘诗》改为《观书有感》,即所谓“因为《题方塘诗》以见志”,这就是朱熹的“方塘悟道”。明代学者钱德洪《瀛山三贤祠记》:“余读晦翁朱先生《方塘诗》,乃叹曰:此朱子悟道之言乎!” 有了“方塘悟道”,朱熹才思喷涌,著述不断,其哲学思想体系更为成熟,终成为集理学之大成者。
标签: 朱熹;方塘;理学;瀛山;源头活水;悟道;瀛山书院;天理;天光;方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