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学习有理观点汇丨时间,不能用在摆花架子上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评论员 飞来峰    责任编辑 王天骏
2017年08月30日 20:41:37

更多

对那些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的干部来说,集聚有限的时间资源,把精力用在推动改革发展、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上,事业有进展、百姓有获得感,分分秒秒时间都富有质量。

004.png

  时间,不能用在不重实绩、摆花架子上

  有位中部某省领导到贫困地区调研,看到各类登记表、记录表甚多,各种展板、作战图满墙挂,脸一沉:不把时间用在办实事上,搞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干什么?类似这种不重实绩、摆花架子的现象,在基层一些地方还较多地存在着。

  细化工作目标、做好流程管理,往往是必要的,但如果一味追求宣传展示,就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窠臼,挤占大量时间与精力,以致忙而无功。

  不只是扶贫,现在一到基层大家都喊忙。忙什么?很多时候都在填表、写材料、开会。有时,上级的政策初衷是好的,可一到基层就变了味。尤其是每逢检查考核,很容易出现偏重形式、简单粗放等问题,以致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忙得“脚都没时间沾泥”。

  一些基层干部主观上认为材料写好了、上面验收了,工作就算做好了;一些地方上级部门的少数领导,则以为只要程序性的东西到位了,老百姓就会有获得感。类似以方案、材料替代进程、结果的情况,不仅不利于在工作上取得实效,反而会形成掣肘。   

  对于一些“看起来很忙”的人而言,一年一年一晃而过,如微风吹起波澜转瞬即逝,什么也没能留下。可对那些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的干部来说,集聚有限的时间资源,把精力用在推动改革发展、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上,事业有进展、百姓有获得感,分分秒秒时间都富有质量,自己的生命也才具有品质、深刻隽永。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8月30日,原作者李思辉)


  王毅谈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

  近日,外交部部长王毅接受了专访,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的丰硕成果,进行了详细解读。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鲜明特色

  第一个特色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努力使更多国家和民众理解和认同我国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

  第二个特色就是坚持合作共赢。中国决不会走国强必霸的老路,不搞零和博弈,也不搞赢者通吃,而是继续把中国发展同各国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前进。

  第三个特色就是立足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定位,积极服务国内发展,努力为国内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同时在国际上坚定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和正当权益。

  ●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核心要义为一条主线、两大支柱、三大特征。

  一条主线,就是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   

  两大支柱,就是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大特征,就是先进性、开拓性和稳定性。

  先进性,是指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超越了以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等为基础的西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引领中国外交占据了国际道义和时代潮流的制高点。

  开拓性,是指习总书记把继承与发展、坚持与创新有机统一起来,推动外交理论创新实现一系列重大突破,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局面。

  稳定性,是指面对世界乱象与国际变局,习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支持多边主义,坚持开放包容,以中国外交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对冲当今世界各种不确定性,成为国际形势演变中的正能量。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8月30日)


  认识和把握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

  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党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经过长期探索得出的基本结论。

  关于中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曾作过长时期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也留下了惨痛教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曾出现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提出的一些任务和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近10年的探索,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重大论断。

  1997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即将完成之前,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时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007年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并以此为依据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科学内涵、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突出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八大结束不久,习近平同志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这个最大国情,推进任何方面的改革发展都要牢牢立足这个最大实际。”

  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再次强调:“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分阶段分步骤地完成。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之所以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因为:

  从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看,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发展已经站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看,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鲜明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一个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标志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

  ●在变与不变中认清世情国情党情,更准确地把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断变化的特点

  从世情看,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没有变,但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国情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但基本国情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   

  从党情看,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地位没有变,但肩负的历史任务更加艰巨,面临的执政环境更加复杂。

  (摘自《人民日报》2017年8月30日,原作者秦宣,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美国乱象背后的“灰犀牛”

  美国夏洛茨维尔骚乱引发人们对美国种种乱象的关注。自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国际金融危机,10年过去了,美国社会混乱甚至失序的现象仍然频发。这些现象背后涉及三大问题:种族歧视、贫富悬殊、政治极化。

  种族歧视。50年前,一场种族骚乱横扫美国,多达百城陷入动荡,成为美国内战结束后“最接近爆发内战的危急时刻”。这一次夏洛茨维尔爆发10年来最大规模的白人至上主义者示威并引发骚乱,是美国不同肤色人群之间矛盾愈加激烈的最新表现。

  贫富悬殊。黑人争取了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但离真正的社会平等地位还有很长距离。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正在进一步加剧,如今在财富和收入两方面的贫富差距,是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大的。

  政治极化。美国社会不平等引发了很多社会冲突,各种焦虑、愤怒转化为政治对立,政党政治又为此推波助澜,进而形成当前美国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多重分裂,又相互交织的局面。其中,政治对立是美国社会矛盾的最高表现形式。

  上述三大矛盾久已存在,并多次引发危机,在美国算是显性问题,堪称美国社会的“灰犀牛”。

  从制度层面看,美国200多年前设计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两党争相“坐庄”等政治架构,利弊皆现,时至今日则形成了对重大改革的掣肘,流于“重选举、轻执政”,越来越难以防止社会“灰犀牛”的出现。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人们相信美国制度仍具有很强的自我纠错、纠偏、更新能力,但或许需要的时间会很长,过程曲折,代价巨大。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8月30日,原作者华益文)


005.jpg

  金砖开启第二个“金色十年”

  立志欲坚,成功在久。十年时间,金砖国家从概念变成实际运作的全球机制,成为引领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国际舞台的重要力量。

  ●十年成就显著

  从2006年首届金砖国家外长会拉开金砖国家合作序幕,到2009年首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再到即将到来的厦门会晤,金砖国家合作已走过十年。

  现如今,金砖5国经济总量约占世界的两成,国土面积约占世界的三成,人口总数约占世界四成,过去十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五成……仔细看来,数字很巧合地组成了一个“二三四五”格局,彰显了金砖五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分量。

  十年合作,金砖五国在经贸、金融、农业、教育、科技、文化、智库等多个领域建立60多项合作机制,发展为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机制。

  ●“中国年”扩大“朋友圈”

  今年1月1日,中国正式接任金砖国家主席国,拉开了2017年金砖国家“中国年”的大幕。   

  2017年,“金砖”不只成色不减,还在逐渐扩大“朋友圈”。中国提出的“金砖+”倡议,通过金砖国家同其他发展中大国和发展中国家组织进行对话,建立更广泛的伙伴关系,扩大金砖“朋友圈”,体现了金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不仅为“南南合作”作出了引领,更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方案。

  ●下一个“金色十年”

  几天后的厦门,将迎来越洋莅临的“金砖客人”。本次厦门会晤,以“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为主题,围绕务实合作、全球治理、人文交流和机制建设四大议题规划蓝图,传递出金砖十年合作承上启下的关键信号。作为主席国,中国将同各方一道开启金砖合作的第二个“金色十年”。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7年8月30日)


003.png

  集体土地入市租赁,会否引发楼市“跳水”?

  8月28日,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通知,确定北京、上海等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今后,村镇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自行开发、联营、入股等方式运营集体租赁住房。

  对此,新华网思客专访了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陆铭。他指出,集体土地入市租赁给农民带来利好。此外,增加租赁用地供给对于控制房价而言是个积极的方向,但不太可能会对其产生“跳水式”影响。

  ●土地供给制度“破冰”,谁将迎来租赁市场的发展红利?

  在当前政策的支持下,租赁市场本身正迎来发展红利。土地供给制度“破冰”,集体用地走入租赁市场,将进一步提升住房租赁市场的规模,以便构建“租售并举”的住房制度。分析认为,盘活集体建设用地,对补充租赁房源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也将有效促进人口城市化的进程,让大量新市民住有所居。

  陆铭认为,除给租赁市场带来明显利好外,原有土地供给制度的“破冰”,也给农民带来重大利好。政策出台后,农民可以直接把建设用地(仅限于建设用地,本次改革还没有涉及到耕地)建成租赁房出租。此时租金和原来建设用地收入的差异,可以直接构成农民的个人收入或者集体收入,这对农民的影响比较大,起码收入增加了。至于影响会有多大,陆铭认为,这需要结合具体的用地总量、地段、结构等相关情况综合考量。

  ●集体土地入市租赁,会否引发楼市“跳水”?

  除了对租房市场的重大利好,有媒体分析认为,此次集体土地入市建租赁房,有着改变房地产生态的意向。有人解读这会引起住房出售市场“跳水”,甚至出现商品房价格二三折的房子。对此,陆铭认为,集体土地入市租赁对楼市的影响肯定会有,但不会太大。

  陆铭指出,增加租赁用地的供给是个积极的方向,但是依靠这点对于房价本身跳水式的影响,是不太可能出现的。这主要从两个因素来考虑,第一是关于租房的需求。现在大量收入相对较高的租房群体,对租房的位置要求比较高,最好离市中心较近;而目前集体建设用地的房子如果有增量,基本都远离城市中心。除此之外,对远离城市中心的地方有租房需求的人,本身就不是买房群体。第二,中国住房供应的总量是政府规划的。如果“跳水式”降幅超过20%,就会带来大量的银行贷款坏账。这会对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会产生直接影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政府可以选择收紧土地供应或是放松限购。

  ●在监管和权利保障层面,如何避免“以租代售”?

  当前,公众和市场最关心的莫过于,若“以租代售”,是否意味着“小产权房”可暗渡陈仓、摇身一变进入市场?

  对于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有人将此与“小产权房”联系在一起,认为“小产权房”的租赁合法了。实际上,集体租赁住房是经依法批准建设,依法实施不动产登记的用于租赁的住房,而“小产权房”既涉及违法用地,又涉及违法建设和销售,产权不受法律保护,两者有本质区别。

  同时,在监管和权利保障层面,国土资源部和住房城乡建设部的方案明确指出,要探索租赁住房监测监管机制。集体租赁住房出租,不得以租代售,也不得转租。

  (摘自新华网2017年8月30日)


  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构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这一重大命题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密切相关,实现了执政党建设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对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创新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大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战略部署的进程中,对“究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执政党、怎样才能建成这样一个党”这一时代课题作出了鲜明回答,已经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
  第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首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体系的最新成果。这就要鉴别好两种情况:一方面,在国内研究党建时要避免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解构成西方政治学的逻辑体系、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应该有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理论的守正与坚持;另一方面,对国外研究机构的热评与关注更要保持头脑的清醒,对他们以西方政治学理论诠释中国共产党历史和建设的情况,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彻悟和境界。

  第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是当代中国的党建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在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方面,提出了新的系统的思想、办法和制度安排,构成了全面系统的理论内容体系。
  思想建党要摆在党的建设首要地位。

  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和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

  使党的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坚持制度治党、依规治党。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建立,无论对于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对于党更好地治党治军治国理政,乃至对于我们党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牢牢把握话语权,都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恢复发展了党的最大政治优势。   

  破解了长期执政条件下权力监督制约的难题。
  走出了依规治党的制度治党新路。

  (摘自《学习时报》2017年8月30日,原作者张志明,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教授)


002.jpg

  未来战争七大趋势

  ●太空战
  太空战是未来战争的新制高点。早在20世纪60年代,肯尼迪就提出,哪一个国家能控制宇宙,它就能控制地球。此后,大国展开太空竞争和对抗愈演愈烈。一是太空战略越来越重要。二是未来10年太空战活动将达到顶峰。美高级研究员马修·霍伊称,2020年之前,太空领域国际态势将越来越紧张,太空战活动到2025年可能达到顶峰。
  ●网络战
  网络战已成为一种全新的作战行动样式,处于信息化作战能力的中心地位。一是世界主要国家将更加重视网络战。各主要国家纷纷建立网络作战司令部、网络作战力量和研发网络攻防武器。二是网络武器威力越来越大。网络武器能使国家网络系统瘫痪,堪比核毁灭。三是未来战争将以网络战为主。

  兰德公司指出,信息时代的战略战主要是网络战。美军高度依赖网络系统,把提高以网络为主的高技术战争能力置于中心地位,重点发展网络系统自主防御技术,建立具备自主防御能力的各类网络体系。
  ●环境战
  一些大国相继成立了环境研究机构,研究和试验各种改变环境的技术,未来将这种技术应用于战争将可能变为现实。一是气象武器将在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二是环境武器具有大规模杀伤破坏能力。三是气象武器威力将可能与核武器媲美。

  ●信息战
  信息将成为交战双方争夺和控制的焦点,各国军事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网络化、微型化、高超声速的方向发展。一是主要大国将大力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 二是信息战将改变未来作战模式。三是信息战可能会被极端分子、恐怖组织所利用。

  ●特种战
  未来将通过使用新型武器,对敌方重要人物、关键设备操作人员、重要武器系统等实施特种攻击,可加速战争进程。一是由战术任务向战役战略性、多样化任务方向发展。二是特种作战将更加受到重视。未来特种作战将占据主要舞台,特种部队将是国家的战略力量。三是特种作战能力将得到加强。

  ●“三无战争”
  未来战争将是无人、无形、无声的“三无”战争。一是将更加重视发展无人化武器。二是将更加重视发展隐形武器。三是将更加重视发展无声武器。随着新概念技术在军事领域的逐步运用,各种激光武器、纳米武器、粒子束武器、电磁脉冲、计算机病毒和心理战装备等新概念武器将以往轰轰烈烈的军事行动变得悄无声息,无声的对抗将成为敌对双方角力的新形式,可以击败“饱和式导弹攻击”,实现以光制炮,以无声对有声,被称为信息化战场上的“杀手锏”。
  ●混合战
  混合战争理论的核心是“混合”,其理论逐步为美军方高层所认同,并正式成为美军应对多元化安全威胁的战略指导。一是未来作战样式混合。这种“混合战争”将有时被隐蔽的常规军事行动、拥有先进手段的游击战,甚至干脆是和网络战在一起。二是未来作战力量混合。未来作战,将越来越多地依靠无人机和传感器及装备有直接能量攻击和网络战武器的小规模作战部队,应突出加强网络战、无人作战、特种作战、反导力量。

  (摘自《学习时报》2017年8月30日)


  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的故事有哪些?

  中国故事,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今天,我们有责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让世界知道真实的中国、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革命的故事

  在革命年代,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革命奇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中国人民挺直脊梁站立于世界的东方,东西方角力的天平从此改观。了解跪着的屈辱,才能体会到站立的意义,才能明白中国共产党的伟大贡献。

  ●发展的故事

  在和平年代,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发展的世界奇迹。

  中国的发展故事,影响了现有的国际规则和全球发展观念,证明了单一发展模式与模式可输出理论的简单和偏颇;挑战了西方经验唯一正确的神话,终结了西方模式主宰世界的线性史观;彰显了通往现代化并非只有“华山一条路”,所谓“现代化=西方化”不过是西方的一厢情愿;揭示了走自己的路,寻找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才是不变的法则、永恒的真理。

  ●治理的故事

  中华民族由乱到治,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使中国实现了由乱到治的历史转变,开启了重塑民族自强的伟大征程。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治理模式具有鲜明的比较优势。一是社会整合的能力。二是战略规划的定力。三是决策执行的效率。四是选贤任能的制度。五是自我净化的机制。

  ●文明的故事

  中国的发展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新的文化精神的兴起,中国的成功实际上代表着一套新的价值体系的成功,中国的复兴实际上代表着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出场,这是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也是中国奉献给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

  ●改变世界的故事

  2008年以来,西方世界逆全球化深入扩展,全球化运动第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何去何从考验着中国的智慧。关键时刻,中国扛起了经济全球化的大旗,从跟随、融入转向引领、塑造,从输入型现代化转向辐射型现代化,全球共同发展与世界秩序重建第一次寄希望于中国。这是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时代的变迁决定了中国应当心系天下、关怀世界,直面人类面临的共同难题,为世界提供优于西方的中国方案,自信地参与世界的理性塑造。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08月30日,原作者陈曙光)


  增强改革的双向穿透力

  研究大国改革,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形成共识,并让改革真正落地。这中间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穿透力。好不容易形成改革共识,也做出了改革决策,但能不能穿透上上下下多个层次?这种穿透是双向的,不单单是顶层决定穿透到底层,还包括底层的实际情况、底层创造的改革经验穿透到上层。穿透力如何,对大国改革具有决定意义。

  改革目标要清晰而简单。目标清晰、简单,穿透力才会强。市场、民主、法治,这几个基本的改革目标足够简单,不能复杂化,越说越多。世界上有的民族,思维很复杂,复杂也有复杂的美,但复杂的东西放到中国这样的大国来,很难穿透,从上层到底层,太复杂的东西传着传着就可能变样,难以真正落地。

  对改革决定和改革目标的各式解读,能减则减,能少则少。减少解读,尤其不要让部门利益、既得利益、过时观念,利用解读之机,把原本正确、清楚、明白的决定,变成一套混杂含糊的信息谜团。

  多交流改革的实践经验,这是增强改革穿透力非常重要的一环。其实在底层,有很多往市场方向走的行动,有很多扩大民主法治的行为。有时候一个反例就有极大的穿透力,抓住这样的实例发动全社会讨论,会增强改革穿透力。

  在关键区位形成新体制。要增强中国改革的穿透力,就要抓关键区位即高端市场,因为只要新体制在这些区位站得住、运行得起来,原体制就可以被突破,就会产生很大的放射力和辐射力。

  去掉一些硬障碍。现在强调依法行政,是依现行法律法规行政。但是现行法律法规,有部分内容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决定冲突。要往市场经济方向走,建设法治国家,不能不触动以往制定的部分法律法规。这里就难免发生摩擦,这是和20世纪80年代早期改革很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当下的改革要与修法改法并进。最好有一个修法改法的目录单和时间表,如果现存法律法规完全不改,改革就无法推进。

  (摘自《北京日报》2017年8月29日,原作者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001.jpg

  清华老师开学典礼说什么?从“洒扫、事长”做起

  8月24日上午9时,清华大学2017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在综合体育馆举行,近3800名新生参加了开学典礼。教师代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邓俊辉副教授作了饱含情感与哲理的发言,温厚睿智,值得品味!发言摘要如下:

  在同学们大学的第一天,有很多东西想跟大家聊,但绕不开的那个话题还是:究竟应该如何度过大学。尽管没有标准答案,但正如北宋大儒程颐所说“大学之法,以豫为先”,你或许应该首先了解,有哪些因素可能会阻碍自己的继续成长,从而能“禁之于未发”。为此,我们或许也应参考儒家先哲们所强调的一系列基本功课,这里我想谈谈其中就当下而言颇为紧要的两项——“洒扫”与“事长”。

  所谓“洒扫”,字面上无非是洒洒水、扫扫地,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已,为何要强调呢?因为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是自立的第一步。如果你身上还或多或少地留有些许“娇”气,那么从今天开始就来扫除它们吧:把叠被子、洗茶杯、扫宿舍、理书案变成日常习惯;学会理剪梳洗,以及根据时令、场合恰当地着装。还有更重要地,学会合理而规律地作息起居。

  推而广之,“洒扫”又何尝不是对我们的内心而言呢?在纷扰、诱惑四布的当下,要想有一份踏实淡定的心境来念书,必须学会过滤杂音、摒弃杂念。所谓“吐故纳新”,减法做好了,才能更好地做加法。那么,具体要从哪些方面来做减法呢?

  首先要扫除“傲”气。成绩、荣誉和光环只属于过去,不应成为你继续前行的羁绊。只有做好重新再来、再接再厉的心理准备,正心诚意,才能轻装上阵。

  要扫除“旧”气。大学阶段跟中学比,学习的内容、形式及要求都有了深刻变化,你要更加兼顾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懂得为自己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学会自主学习。给自己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吧,去阅读、沉思、咀嚼、畅想,去神聊、质疑、争论抑或发呆。

  要扫除“躁”气。大学的课程给你的第一感觉未必是快乐,艰辛与苦涩往往是必经的味道,不能急于求成,请学会透过这些味道体会乐趣、享受过程。

  最重要的,是扫除“俗”气。读书的目的毕竟在于完善自身、提升心志,最终使你成为能够自觉肩负时代使命之“士”。大学的意义,正在于使你从这种使命的层面去重新认识自己。

  还要扫除“乖”气。面对人类文明的每一部分,都请保持应有的敬畏;面对每一轮的流行热潮,也请保持一定的清醒。

  再来说“事长”,善待父母、长辈,如今则更多地体现为精神上的理解和尊重。父母不仅曾经养育过你,现在仍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将来更是你精神上终极的维系、永远的依恋!

  广而言之,“事长”也包括厚待他人,以及将自己置于团队和集体当中。

  进一步引申开来,“事长”也涵盖对传统的认同与继承。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我们不仅要心向往之,更要身力行之。“行胜于言”,惟愿大家能够把握好接下来的1400天,从日常的洒扫、事长做起,用行动与作为去传承清华的基因与价值!心中壮志常在,脚下须臾不息!

  (摘自新华网思客公众号2017年8月29日)

标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建理论;金砖;租赁;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用地;习近平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708/W02017083069696770969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