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有理丨从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跨越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杨哲华 责任编辑
吴晔 程永高
2017年10月12日 07:45:21
十多年来,浙江人民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发展路径砥砺前行,开启从“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跨越的新时代,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精彩的浙江样本。
制造业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2003年2月16日,习近平同志先后考察了玉环、温岭、新昌、嵊州等县(市)的纺织、机械、化工等制造企业和园区,提出了“发挥优势,突出重点,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 的要求。十多年来,浙江人民牢记嘱托,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发展路径砥砺前行,开启从“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跨越的新时代,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提供了精彩的浙江样本。
抢抓机遇 精心谋划
浙江是个资源小省,制造业基础原先比较薄弱。
改革开放以来,敢为天下先的浙江人,心怀梦想,打破常规,积极创办工业企业。
到2003年,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形成了一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块状经济;形成了一批机制灵活、创新能力较强的骨干企业;产生了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的优势名牌产品,并正在积极走向国际市场。
但是,此时的浙江制造业依旧存在着低小散的严重问题,制约着浙江经济的快速发展。
正当这些崛起于阡陌之间的草根经济和刚卷起裤腿上岸的民营企业家在十字路口彷徨之际,习近平同志来到浙江工作,为浙江经济发展提前谋划,精心布局。
习近平同志综观国际国内制造业的发展史,精心把脉浙江制造,在考察讲话中,明确提出浙江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奋斗目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他指出,先进制造业的“先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产品制造方面,体现在应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方面;坚持国际竞争力导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竞争中打响“中国浙江”品牌;坚持内外资经济互动融合,做大做强一批产业;坚持从浙江实际出发,发挥比较优势,构筑浙江竞争优势。他还规划了此后一个时期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方向:
主攻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特色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制造业的国际化水平。为此,需要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做好做精重点产品,实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整合提升各类园区,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随后召开的全省工业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举措。2003年7月,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块状特色产业优势,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八八战略”的一大战略。之后,浙江出台了《浙江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规划纲要》:以高新技术为先导,高附加值产品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培育若干行业产业规模大、技术创新能力强、管理先进的产业集群区,并配套出台了推进先进投制造业基地建设的若干意见。
盯住目标 砥砺前行
翻阅10多年来浙江实体经济的发展历程,一个十分鲜明的特点就是,始终遵循习近平同志制定的发展路径,紧盯制造业,努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自习近平同志考察以来,台州先后培育上市了近50家制造业企业,成为浙江制造业发展的一个典型例子。同时,灵活借鉴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制定符合浙江实际的发展目标,向“德国制造”看齐,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浙江智造”发展新路。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浙江制造业发展迅速,但主要集中在传统行业,靠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占领市场,自然无法适应近年来全球制造业变革新态势。
好在浙江有深厚的创业创新氛围,有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有雄厚的民间资本积累,最突出的则是有一支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的风雨泥泞中摔打出来的民营企业家队伍。这些优势,在历届浙江省委的一个个符合实际的政策引导下,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创造了一个个浙江奇迹。
2014年,浙江以装备制造、轻工、纺织、化工、医药、电力、建材、冶金、汽车、船舶等十大传统行业为着力点,实施“两化”深度融合行动计划;2015年,重点抓好“六个换”:产品换代,制造换法,电商换市,商务换型,管理换脑,发挥云计算、大数据在智慧化服务、精细化管理、一体化管控和科学化决策等方面的作用。
“两化”融合带来的转型升级与提质增效,成为浙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不少浙江企业正在借助信息化、“机器换人”来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逐步实现产品设计数字化、产品制造自动化、生产装备智能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
现在,浙江省委、省政府又把打造“浙江制造”品牌和实施质量强省、标准强省、品牌强省战略上升到全省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的高度。
补齐短板 勇立潮头
产品质量不高、创新人才缺乏、企业规模偏小、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显然已成为制约“浙江制造”向“浙江智造”转型的短板。
要适应变革大局,就必须补齐质量和品牌的短板,通过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来实现高标准、高品质、高端化,重构浙江制造的竞争新优势。
“浙江制造”代表的不仅是高质量的浙江产品,还包括浙江信誉、浙江形象、浙江文化、浙江实力。
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关于“浙江制造”品牌建设汇报,又召开省市县三级政府参加的推进“浙江制造”品牌建设大会,成立“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发布“浙江制造”品牌形象标识,颁布“浙江制造”标准。
制造业升级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突破“高收入之墙”的重要途径。打响“浙江制造”品牌,就要着力从制造业供给端发力,以标准提档、质量升级、品牌增效为着力点,破解产业层次不高、品牌国际化不够、企业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可以说,“创牌、定标、创新、智造”是浙江制造业自我突围转型的重要抓手。
加快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空间换地、电商换市的“四换”和大力培育名企、名品、名家的“三名”,是破解浙江经济过多依赖低端产业难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内容。
此外,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力引进各方人才,也是补齐浙江经济发展短板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制造业正处于变革和转型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已开始进入应用阶段,并成为中国制造业领域最热门的词汇,它是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我国制造业紧跟世界发展趋势、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
我们有理由相信,结合制造大省特点和优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浙江智造”定将迎来灿烂的明天。
【作者系政协台州市委常委、教文卫体委主任】
标签: 浙江;制造;机遇;习近平;传统产业;品牌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