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丨新时代需要认识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徐光春 责任编辑
钱振霄
2018年01月24日 07:26:47
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要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
党的十九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吹响了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号角。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深深地感到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讲,要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十一个方面的重大关系。这些重大关系,既是新时代要破解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新时代要推进的重大实践问题,还是新时代要着力引导的重大热点问题,更是十九大报告突出强调的重大原则问题。能否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这些重大关系,事关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的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事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进步。
一是新时代、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者关系
这三者是我们进入新时代首先要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的重大关系。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十九大报告还强调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三段文字,既提出了“新时代”“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三个重大政治概念,也讲清了这三个重大政治概念之间的辩证关系。“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新的客观环境,所进入的新的发展阶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提。“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是新时代党和人民肩负的重大政治任务和要实现的奋斗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产物,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个重大政治概念由三个部分内容构成:“习近平”是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新时代”表明这一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背景、所具有的时代特征,以及所处的时代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说明这一思想的性质、内容、地位和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大政治概念的深刻内涵归结为一句话,就是由习近平总书记主要创立的、在新时代产生和形成的、关于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思想理论。由此,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理解“新时代”“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三者要统一到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上来。
二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三者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它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它坚持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和全人类解放为己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及发展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是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它不仅科学地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地改变世界。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所以“马恩”是中国共产党的“老祖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全部思想理论的根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成果”,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完成不同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些思想理论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形成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发展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历史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伟大胜利。其中,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首创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以新的历史站位、宏大政治视野、深邃战略眼光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丰富内涵,以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相互贯通的思想体系和创新理论回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为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这段阐述把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成果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者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关系讲清楚了,三者要统一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个重大原则上来。在新时代,我们要把学习研究、贯彻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三是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三者关系
“基本理论”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为开创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理论成果,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灵魂和行动指南。“基本路线”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总方针、总原则,“一百年都不能动摇”。“基本方略”是十九大确立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十四条。这十四条基本方略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工作要求,涵盖了以前提出的我们党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内容。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这“三个基本”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指针、总路线、总纲领、总要求,是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路线、纲领、原则方面最高层级的思想引领和工作规范,必须长期坚持、严格遵循、坚决贯彻。这“三个基本”中每个“基本”内容不同、功能不同,但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是从三个维度引领全党全国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好、发展好,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三个基本”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关系,三者要统一到“更好引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和伟大实践上来。
四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三者关系
党的十九大重新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即到二〇二〇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到二〇五〇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十九大作出的新的战略安排。显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近在眼前的奋斗目标,是新时代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长征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必须走好,要决战决胜,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和放松。“基本实现现代化”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往前走要实现的目标,这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长征的第二步,同时又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又往前走要实现的目标,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新长征的第三步,走完这一步标志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取得伟大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实现。这三步走,步步紧扣,一步都不能失足,一步都不能踩空,每一步都关系全局的胜负,都关系重大目标的实现。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我们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可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三者是我们党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重大战略安排,是分步实施并实现的一个宏大的战略体系。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要统一到把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战略目标上来。
五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之间关系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那么,新时代如何更好地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这三个“必须”强调了“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在实现伟大梦想中的极端重要性。那么这“四个伟大”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进行“伟大斗争”的主要任务是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这是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根据,也是推进“伟大事业”的重要前提。“伟大工程”的目的是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战斗力。这是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政治保证,对“伟大斗争”“伟大事业”起决定性作用。建设“伟大事业”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要从事和完成的重大政治任务,是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使命的具体体现。这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的主题和目的。而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都是为了实现“伟大梦想”。实现“伟大梦想”是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的强大动力和奋斗目标。十九大报告指出:“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就明确地强调了这“四个伟大”的辩证统一关系,它们统一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历史使命中。
六是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三者关系
关于“人民”的思想,十九大报告分别阐述了三个重要观点。在“基本方略”部分,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基本方略之一列在其中。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节中,报告强调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报告把“提高和改善民生水平”作为首要条件予以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三个方面都是围绕“人民”讲的,但是各有侧重,相互关联,目标一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信奉的政治理念,是我们党执政的基本方略,也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基本要求,在人民问题上它是管总的。“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原则,是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在人民问题上它是管定性的。“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宗旨,是我们党肩负的使命,也是我们党奋斗的目标,在人民问题上它是管方向和目的的。这三者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统一于实现国家的安定团结、人民的美好生活中。
七是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
十九大报告有一段关于生态问题的深刻阐述:“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这段文字把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的关系摆出来了。显然,这一阐述是针对当前和很长一段时间来,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生产、生活、生态三者关系造成影响生产发展、损害生活改善、破坏生态优化的严重问题而讲的,凸显了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这三者关系的重要性。发展经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说明发展生产是十分重要的,是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根本宗旨,说明改善生活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目的。生态文明是我们党和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说明保护生态是促进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条件。生产、生活、生态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要辩证统一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来。
八是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三者关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工作处在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战略目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经济发展进行“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大变革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质量不高、效率不佳、动力不新三大问题而采取的变革举措。质量、效率、动力是直接关系经济发展健康与否的关键问题,在这三大领域进行变革,转变理念、转变方式、改变现状,就抓住了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环节,也树起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有利于我国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建立。虽然这三大变革每个变革的着力点不同,但互相关联,互相影响,辩证统一,缺一不可,有一项变革不力,就会影响其他两项变革的成效,从而影响共同目标的实现。这共同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也是三者辩证统一的归宿。
九是农民、农业、农村三者关系
“三农”问题始终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民生改善、事关共同富裕的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也是困扰我们已久的大难题。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个战略的主要精神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阐述把农民、农业、农村三者关系摆正了,把破解“三农”难题的思想原则、实现途径、工作目标也讲明了。“农民”是“三农”的主体,是农业、农村的主人,也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对象,在“三农”中处于主体地位。“农业”是农民、农村生存发展的基础,是农民、农村的生命线,也是农民、农村联结的纽带,在“三农”中占有主导地位。“农村”是农民的居住地、农业的根据地,在“三农”中具有载体地位。三者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农业,只有发达的农业才能最终解决农民的富裕问题,才能最终解决农村的繁荣问题。正因为如此,十九大报告把“产业兴旺”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五条总要求中的第一条。显然要以“产业兴旺”为首要抓手来振兴乡村,来解决“三农”难题。总之,“农民、农业、农村”三者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的关系,要统一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上来。
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关系
十九大报告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从这段阐述中,我们可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由三部分文化组成,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部分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作用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祖根文化、源头文化,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影响作用。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而形成的充满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的文化,是革命斗争的产物,也是革命斗争的精神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丢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各种文化中中国独有的文化,至今仍发挥着重要激励作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鲜明社会主义特色和时代特征的文化,是激发全党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和推进改革开放热情、有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进步的先进文化,是当代中国处于主导地位的文化,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者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统一于繁荣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
十一是创客、创新、创业三者关系
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第一要义是创新,也就是说创新引领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创新决定发展。在谈到激发企业家创新精神时,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这句话就点出了三个关键词,即创客(也就是社会主体)、创新、创业。这三个关键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三大要素。“创客”是创新、创业的主体,离开了创客,创新、创业无从谈起。“创新”是创客的实践活动,是创业的实现途径,没有创新,创客就不成其为创客,创业也只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创业”是创客的价值追求,是创新的实践目标,没有创业,创客就失去存在价值,创新就成了“竹篮子打水”。因此,实施创新驱动,一定要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创客、创新、创业这三要素的关系,三者相互关联、有机统一,统一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中。三者中创新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实际工作中要把创新放在第一位,要激发和保护创客的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创业努力去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5”重要讲话中指出:“对高级干部来说,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一般理解还不够,必须提高政治站位、树立历史眼光、强化理论思维、增强大局观念、丰富知识素养、坚持问题导向,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就要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思考和把握。前面讲述的十九大报告涉及的十一个重大关系问题,既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深入思考和正确把握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需要深入思考和正确把握的实践问题。我们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组织者、引领者和实践者,只有在自己工作的地方、工作的领域、工作的单位,深入思考、正确把握一些事关大局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正确认识和认真处理事关大局的重大关系问题,才能履行好自己的使命,担当好自己的责任,把十九大精神真正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政治任务实施好、推进好、实现好。
【作者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主任】
标签: 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小康社会;胜利;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