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海洋文化自信 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张芝萍 责任编辑
郑亚丽
2018年03月01日 07:31:48
我们正在创造并将继续创造出契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海洋文化,21世纪中国海洋文化一定能够达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境界。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建设离不开海洋文化建设,确立海洋文化自信是海洋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实现海洋文化创新的基石。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确立海洋文化自信,是事关海洋文化建设乃至海洋强国建设成效的问题。而确立海洋文化自信,要求我们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更加艰巨的努力。
确立海洋文化自信须破除对西方话语体系的迷信
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国家面貌为之一新。同时,西方海洋理念、思想和话语体系也逐渐进入中国思想学术界,其中,影响最大者当属黑格尔。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比较了所谓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农耕文化和发端于地中海的西方海洋文化:在东方,“平凡的土地、平凡的平原流域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把他卷入无穷的依赖性里边”,在那里的人们看来,“海只是陆地的中断,陆地的天限”,因而“他们和海不发生积极的关系”;在西方,“大海邀请人类从事征服,从事掠夺,但是同时也鼓励人类追求利润,从事商业”,大海赋予那里的人们“超越有限的一切”“勇敢”“理智”“沉着”“机警”“高尚”等优秀品质。
黑格尔等西方学者的理论观点,不仅影响了部分中国知识分子对自己民族文化的整体认知,还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完全从负面来评价中国古代重大涉海事件、海洋政策和海洋制度等。比如,对郑和下西洋这样的世界航海史、中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有许多人却从经济和商业角度加以贬损,而无视它在“传播中国文化、建构以中国为主导的世界和平秩序”上所作的努力,以及它所体现的中华民族包纳万方的文化精神。又如,有不少人认为明清时期所施行的某些海洋政策和海洋制度导致了中国海洋文化的衰落,迟滞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了近代被动挨打的局面。但也要看到,这些政策和制度是当时应对特殊局势的产物。
在当代中国,要确立海洋文化自信,必须破除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海洋话语体系。以黑格尔为代表的西方海洋话语体系是典型的“西方中心论”,流露出西方世界的傲慢和优越感,充满了对东方世界的偏见,贬损了中华文明史,框限了中国人对自己民族海洋文化的认知,是我们正在从事的海洋强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大精神障碍,必须加以批判和摒弃。
确立海洋文化自信须以中国传统海洋文化为重要指向
在当代中国,要确立海洋文化自信,必须立足中国来评价本民族的传统海洋文化史。自信是相对于“他者”而言的,确立自信不能以“他者”的标准为标准。如果以“西方靠海上发展、海洋竞争、海外霸权起家的文化模式”为标准,不仅不能确立海洋文化自信,反而会造成自信心的崩塌。只有客观地评价,才能树立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海洋文化的态度。
后发现代化国家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心,与本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紧密关联。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学者亨廷顿在《文明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就已揭示出后发现代化国家重拾文化自信的这个特点。他认为,“成功的经济发展给创造出和受益于这一发展的国家带来了自信和自我伸张”“财富像权力一样也被看作是优点的证明及道德和文化优越性的显示”。抛开亨廷顿的一些其他相关论述,仅就这一观点来看,它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当代中国人对本民族传统海洋文化认知的心路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物质财富大量涌流的盛况,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与这一进程相伴随,学术界有识之士开始立足于中国来研究本民族的传统海洋文化,逐渐认识到“海洋文化不是西方专利”“中国也有海洋文化”。不仅如此,随着对本民族传统海洋文化认知的深入,人们开始意识到中国传统海洋文化有其独特之处。诸如,深入中国人心灵深处的“四海”观念,寄寓着中国文化的“天下”情怀;在《庄子·秋水》篇中,浩瀚无边的大海成为“‘大不自多’的人格象征,万川归之而不盈,尾闾泄之而不虚,令曾经自满的河伯望洋兴叹,愧疚不已……这一重要的文化意象,深刻地影响了世世代代中国人的心灵”;延续两千多年的海上丝绸之路,连接着世界各地港口城市,筑就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经济文化交流的海上通道。
确立海洋文化自信须以当下中国海洋文化创新实践为基点
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躲进祖先的荣光之中是没有出息的表现,而建成海洋文化强国又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的历史任务。因此,我们必须奋力推进海洋文化创新,并以当下的中国海洋文化创新实践为基点来确立海洋文化自信。
以当下中国海洋文化创新实践为基点确立海洋文化自信,是推进海洋文化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在文化发展中,只有现实的、生动的当下实践,才是唯一的活水源头,才是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古代中国的海洋文化通过当下的海洋文化创新实践得以实现创造性转化,未来中国的海洋文化通过当下的海洋文化创新实践得以奠基。因此,只有以当下中国海洋文化创新实践为基点,才能确立更高程度的海洋文化自信,才能更有力量推进海洋文化创新,实现海洋文化强国梦想。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继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的指引下,利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契机,我们正在创造并将继续创造出契合“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的海洋文化,21世纪中国海洋文化一定能够达到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崇高境界。到那时,我们必将对中华民族海洋文化拥有更加坚定的自信。
【作者单位: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东文化研究院、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
标签: 海洋文化;西方;话语体系;传统海洋;西方海洋;海洋制度;迷信;中国;中国传统;海洋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