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学习有理 正文

【名家看两会】乡村振兴应注入文化动能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钱念孙    责任编辑 程永高
2018年03月12日 00:11:48

更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乡村振兴战略作出系列部署,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农村壮大发展的可行性路径,从国家层面为乡村振兴驶入换挡提速的快车道提供了有力保障。

2.jpg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2017年岁末,我参加安徽省政府参事室调研组,就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治理与文化传承问题,赴定远、凤阳、和县、含山等地专题考察。考察中发现,不少地方热心农业产业发展、村庄改造或新建等经济活动,而对农村文化建设相对重视不够;一些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脱贫的内生动力相对不足。这种现象不仅阻碍脱贫攻坚的进展,而且也提醒我们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尤其是改变农民思想观念,乡村振兴战略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乡村文化建设,是一个包括村民思想观念、道德风尚、知识素养、精神品格,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和乡风文明水准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它无疑需要办好乡村文化站和农家书屋,需要建好广播电视“村村通”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但其内涵和目标绝不仅限于此类文化惠民项目。乡村文化建设的宗旨,是统筹应用多种文化手段和教育方式,培育和塑造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从转变和提升村民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生存技能等综合素质入手,焕发他们奋发图强、改变面貌的激情,增强他们创业致富、建设家乡的本领,从而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大的内生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科学规划,需要文化引领。乡村文化建设不仅在扶贫开发中具备“扶志”和“扶智”的造血功能,产生基础性和引领性的重要影响,而且在经济较为发达的乡镇,以至在整个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同样意义重大,许多情况下可以发挥先导性和示范性的关键作用。不论是农林牧副渔业的创新发展,还是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的打造;不论是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还是拉长“互联网+农业”的产业链;不论是美丽乡村和特色小镇的建设,还是开发文化创意产品和文化旅游产业,以及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都需要遵循新发展理念,因地制宜,统筹谋划,精准施策,稳步推进。而这一切,都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在地包含着重视文化功能的要求。这不仅在于当今许多物质产品本身已越来越多地承载着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蕴,还在于文化除了满足人们娱乐需求外,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2月在江苏徐州考察时指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很重要,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是辩证法的观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特别要注重提升农民精神风貌。”这对于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作者系安徽省社科院、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标签: 红松;素描;乡村;振兴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rdht/201803/W02018031186239802987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