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留住曹德旺们 我们需要把降成本进行到底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刘雪松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6年12月20日 13:49:32

更多

曹德旺将6亿美元投资带来的2500个就业岗位拱手让给美国,跟特朗普重振美国制造业没有半毛钱关系,但跟美国这些年对于制造业所营造的政策环境,是有着必然关联的。

  如果不是曹德旺一番类似于吐槽税负的大实话,这位玻璃大王在美国投资6亿美元的汽车玻璃厂正式投产,也可以这样解读——中国制造业杀进美国地盘。然后各色人等从中分享出各种各样的骄傲来。

  但是,在美国候任总统、精明的生意人特朗普试图通过减税等一系列手段让企业回归、试图重振美国制造业的思路越来越清晰的背景下,再怎么解读福耀玻璃在美国投产的贴近性、前瞻性,讲中外制造业投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需求性,都无法掩饰曹德旺这个同样具有中国制造业风向标式的人物,在这番吐槽中所触到的大众痛点。人们在天空与制造业发展同处“雾霾”的节点更加焦虑的是:戴着中国首善光环的曹德旺都“跑”了,中国制造业还有救吗?

  公允地说,曹德旺将6亿美元投资带来的2500个就业岗位拱手让给美国,跟特朗普重振美国制造业没有半毛钱关系,但跟美国这些年对于制造业所营造的政策环境,是有着必然关联的。曹德旺观察了20年,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一掷6亿美元,纯粹是从成本核算来考量的。他可以把这些就业岗位留给中国,但在市场规律面前,情怀再柔软,都没有市场规律的刚需来得更现实、更坚硬。

  曹德旺的账是这么算的:中美之间制造业的核心成本有5项,中国除了人力成本比美国便宜,其余4项全部处于劣势——把政府各种补贴摊进去,美国的土地基本不要钱;中国的电价是美国的一倍;中国的物流成本远远超过美国;美国的综合税负低于中国。

  问题是,这还是特朗普尚未推行减税、振兴美国制造业新政之前的投资环境。由此,中国社会真正焦虑的事情出现了:在中美制造业不可避免的一场类似于“大战”性质的竞争中,中国还有多少优势存在?中国胜率何在?

  这种焦虑,是无法摆脱的现实,通过李嘉诚撤资、曹德旺投资在美国建厂等个案的“引爆”而生。这些年,中国在制造业成本核算上,一直将“人口红利”视作优势,恰恰忽视了土地、电价、物流、税收等投资环境的横向对比。而员工工资即便涨到一个“瓶颈”的阶段,也怎么都比不上企业在前面4项硬性成本的支出负担。今天看来,曹德旺的福耀玻璃在美国投产时,选择的是宁愿让员工获得更高的劳动工资、但总体算下来比中国更省的投资环境。这一点,需要中国经济政策的制定者站在更高的视角,重新衡量中国制造业未来生存、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

  事实上,通过中美两国制造业投资环境的成本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投资政策当中超越企业个体情怀的更高情怀,这就是,经济的发展,究竟将什么元素当成“红利”,是劳动者的低收入成本,还是税负、土地价格等成本为企业生存发展让步的“红利”,以及为劳动者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收益“红利”?

  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困境很多,包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品比重不足、廉价劳动力状况的不可持续、企业面临着处于生死边缘的税负压力等等。但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坎,之所以突破非常艰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众多企业很难跨过成本核算这个基本生存的第一道坎。尤其这些年面对令人窒息的税负,不少实体经济企业处于生死的边缘。很多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其实并没有向实体经济的高端寻求突破,而是在向来钱快的项目转化求生存,很多企业将有限的积累投进了资本市场。这些问题,需要顶层设计与中国制造的实体经济一起,通过大手笔的改革来寻求化解与突破。

  实际上,中国社会今天所焦虑的问题,正是中央顶层设计寻求破解的重大命题。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近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把振兴实体经济作为未来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指出,要着力振兴实体经济。要坚持以提高质量和核心竞争力为中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扩大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

  这既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历史经验,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线。围绕实体经济发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明年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要在减税、降费、降低要素成本上加大工作力度;要降低各类交易成本特别是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企业用能成本。

  这是情怀格局的再次提升,更是在经济发展规律面前的梳理与调整,是应对全球投资环境和制造业竞争的迎战姿态。但是,将政策的情怀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企业生存红利,需要各级政府在企业成本支出上作出断腕式的收手。而当务之急、并且能够立竿见影的就是税收政策的全方位调整。这个调整,不是一句“只减不增”就能体现的,而是需要政府部门自己来过苦日子,让中国制造的实体经济真正过上成本支出的宽松日子。税收调整到什么程序,美国是中国最现实的一面镜子,优势劣势,一目了然。

  美国从奥巴马时代,就着手进行制造业回归,随着精明的商人特朗普执政美国的日子越来越近,这个节奏将产生巨大的加速。这就意味着,未来中美之间的制造业,将面临一场投资环境成本核算的血拼。因此,在制造业成本优势已经出现明显向美国倾斜的格局下,中国需要比拼的是适应经济发展规律的政策情怀。现换句话说,现阶段首先需要比拼的就是税收政策中,对于企业基本生存与发展的体恤与关怀。

  振兴经济的号角早已吹响,不管美国如何押宝制造业,中国都需要把实体经济经营成本的难题放在绕不过去的第一道坎来迈。这道坎迈不过去,中国制造业就难以构成真正意义上的国际竞争力。

标签: 实体经济;美国;中国制造业;特朗普;投资环境;国际竞争力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612/W0201612204923458328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