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丨2017伊始展望国产剧 继续当好电影的榜样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肖纯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1月02日 20:19:11
应进一步营造并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以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和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剧也经历着淬炼与成长。它需要全社会对受众审美意识转换的耐心,也需要对文化更多的自信与包容。
坦白地说,笔者在2016年看的电视剧比电影少。电影看多了,难免误撞烂片,然后追悔莫及。幸运的是,所看的电视剧由于经过了大家口碑的筛选,大都经得起检验。而这恰恰反映了当下中国影视的格局。
虽然电影抢先于电视,先行登上了艺术殿堂,但在如今,影视一般是很难分家的。一个电影强国,电视剧一般不会差。英剧、美剧、日剧皆是明证。不过影视并非都是严格呈现先后因果关系,比如韩国的影视几乎在同时耕耘,韩剧率先发力,在亚洲赚足人气;电影随后爆发,在世界赢得口碑,最终两者都成为韩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共同繁荣。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在第五代导演为中国电影赢得了世界声誉后,中国电影似乎进入了“失去的十年”,迷失也许比十年更久。观众期待越来越高,电影人中追上观众期待的却很少。而中国电视剧则稳扎稳打,直到几年前出现倒挂,电影反过来要向电视剧学习了。
虽然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存在不足,但不可否认,观众对两者的期待是不一样的。人一旦进了电影院,则很难反悔;打开电视发现剧不好看,大不了下集不看了。观看模式的不同造成了心理预期的不同,也影响了各自的盈利模式和产业结构。
2016年,无论是玄幻剧,还是其他古装剧,几乎全面扑街。年底的《锦绣未央》虽为古装剧勉强挽回了颜面,但与前几年的《甄嬛传》《琅琊榜》相比,仍差之千里。
与之对应的,是《欢乐颂》《中国式关系》与《小别离》成为话题。有数据显示,今年国产剧收视率前50名中,都市剧占比高达52%。随着受众年轻化以及网台联动的加深,电视剧的创作题材和类型上呈现出日趋年轻化的新气象,一举告别了国产剧“厚古薄今”的尴尬。
对现实题材的关注,已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变化。更值得点赞的是现实题材内部的精品化,红极一时的“家斗”“简单幸福”等主题逐渐淡出,电视人转向捕捉社会热点,在生活的曲折中寻找理想的光芒,在人性的温暖中挖掘向上的力量。
2016年的另一变化是网剧的进一步勃兴,《灭罪师》《余罪》《法医秦明》等爆款不断。制作精良的网剧是观众审美压力下的必然选择,电视剧可以与网俱进,而网剧也完全可以向电影看齐。
笔者追完了上述网剧,制作均非常考究,节奏的把握、景深镜头的运用等完全不输电影。此前美剧、英剧不亚于电影的精美制作,不断拉高着电视剧的标杆和观众的胃口。事实上,连人们认为过于“琐碎”和“肥皂”的韩剧,都极具工匠精神。哪怕电视里讲得是两位家庭主妇扯家长里短,韩国电视人却用拍电影一样的重视,来拍这些场景。这既是韩剧成功的一大秘诀,也是中国影视人急需补上的一课。
更值得一提的是,网剧对人物形象塑造的立体与丰满,卧底可以是小痞子、警察可以是神经质。不再是脸谱化的人物,反而增强了情节的代入感和网剧本身的可看性。
无论网剧还是其他电视剧,叙事的关键都是对人性与生活深度的挖掘,能否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能否触及社会的痛点以及集体意识。观众的品味在提高,网剧可能比其他电视剧更早地顺应了观众的要求。电视人要充分相信观众,我们不是钱多人少好玩票,我们是有品位的,我们需要认真对待。
越是盛世,越要冷静面对表扬。隐忧亦存在:比如今年没出现《甄缳传》《琅琊榜》这样的现象级大片;收视率排行榜的公信力依然不足;一些剧叫好不叫座,赢了口碑输了收视率;历史题材年轻化,正剧没有突破等。此外,还要警惕都市剧一味的轻喜剧化。背后可能是由于商业逻辑的作用,现代人生活压力大,需要轻松与幽默。但我们还是要以严肃的态度直面人生,并关注那些历经挫折和磨难之后仍然怀有理想的人们。
未来,应进一步营造并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以保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互联网+和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国电视剧也经历着淬炼与成长。它需要全社会对受众审美意识转换的耐心,也需要对文化更多的自信与包容。无论如何,改变已经开始,愿更多美好的改变即将发生。
标签: 中国电视剧;网剧;年轻化;口碑;现实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