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丨读《曾国藩家书》 品读书之趣 赏文学之魅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黄敏 责任编辑
吕苏娟
2017年01月06日 16:16:27
《曾国藩家书》是一本你以为能一夜消遣完事,却又不觉想回头再细嚼慢咽的一本书。
有的书只配陪你一夜;有的书却能伴你一生。事实证明,《曾国藩家书》就是一本你以为能一夜消遣完事,却又不觉想回头再细嚼慢咽的一本书。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思想文明也非一定随着技术经济发展而变化,不管什么时期,在什么地方,真谛这玩意儿总能在另一个地方或时空找到相同或类似的见解,毫无隔世之感,几百年前写下的文字,如今依然能够在你的脑海中灵动跳跃,嘶嘶地擦出光芒,隔空共鸣,这就是《曾国藩家书》。
作为晚清重臣,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显赫一时的人物,他是大清的“再造功臣”,被后世奉为“千古第一完人”。曾国藩的厉害不仅仅在治国用兵上,对治家也很有一套。在这本写给兄弟子侄《曾国藩家书》里,涵盖了齐家教育之术、为人处世之道、修身立德之诀等等,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其中的处世哲学,放在今天依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值得吾辈细细品读。
1、读书立志——一个笨小孩的“逆袭”之路。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读书对于古人,就是精神上的食粮,尤其像曾国藩这样的大儒,更是酷爱读书,一天不读书,真的比一天不吃饭还难受。即便在行军打仗、军情最吃紧的时候,白天炮灰纷飞、戎马倥偬中处置军务,到了晚上还是经常忍不住“不务正业”读书解馋。正是凭借这种“无一日不读书”的上进心和学习力,曾国藩硬是从一个天资禀赋不高、没有后台背景的“笨小孩”逆袭成为与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并称的“晚清中兴四大名臣”。在曾国藩的家书中,无不透露着对晚辈们读书立志的敦敦教诲:怎么读书、读什么书、为什么读书。“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改变气质。”在曾国藩看来,读书就是“屌丝逆袭”的唯一出路,它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影响人的一生。
2、谦卑慎微——宦海中沉浮不倒的压舱石。总的来说,曾国藩科举仕途还算顺风顺水,二十八岁就入了翰林,湖南“三十七岁至二品者本朝尚无一人”。正值年轻气盛,和常人一样养成了高人一等的娇气,喜欢与人争口舌之胜,脾气暴躁易怒等,这让他在官场上得罪了不少同僚和上司。后来经过深刻的反省,曾国藩认识到,官场上越得意,就越要事事谨慎、处处谦卑。他在致九弟曾国荃的一封信中特别劝诫弟弟,“长傲、多言二弊,历观前世卿大夫兴衰及近日官场所以致祸之由,未尝不视此二者为枢机”。也正是因为这种战战兢兢、时刻处于危机之中的心态,使曾国藩即便身居高位,依然能够得以善终。民国著名的清史学家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将曾国藩与左宗棠对比:“国藩以谨慎胜,宗棠以豪迈胜。”
3、进德修业——从“中人”到“完人”的孜孜追求。曾国藩既是读书人的楷模,又超越了一般的读书人。他在致诸弟《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信中提到了读书人一生所追求的不过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第二件事则是成就一番有利于社会的功业。虽然曾国藩也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受益人,但他却反对读书只求功名利禄的世俗做法,认为读书人应该有更高的目的和追求。他继承了了孔孟之道,又同时融合了庄子的逍遥说,追求的是“豁达光明”、“恬淡冲融”的人生境界。“千秋邈矣独留我,百战归来再读书”,这是曾国藩送别九弟曾国荃的一句诗,为的是告诫自己的兄弟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也不要忘记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去读书,留此言,与诸君共勉耳!
标签: 曾国藩;读书;家书;气质;完人;小孩;冠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