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穿山甲饭局看政商关系:招商引资的正确打开方式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顾波 责任编辑
杜博
2017年02月11日 08:37:57
之所以会形成”项目只有在酒局饭桌上才能拍板”的印象,说到底,还是因为对政策、规定这些明规则缺乏信心,希望通过酒精、珍馐凝结成的“友谊”,甚至桌面下的利益输送,来获取虚幻的安全感。
之所以会形成”项目只有在酒局饭桌上才能拍板”的印象,说到底,还是因为对政策、规定这些明规则缺乏信心,希望通过酒精、珍馐凝结成的“友谊”,甚至桌面下的利益输送,来获取虚幻的安全感。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不知出自何处的名言在广西“穿山甲饭局”中得到了完美的印证。一位香港富二代两年多前的一则微博,挖出了一场“李局长黄书记”做东的高档饭局,以及饭桌上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穿山甲。
随着昨天下午广西纪委的通报,这部“谁吃了穿山甲”的悬疑剧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答案。饭局属于官方活动后的私人宴请,参加的公职人员仅有自治区高校工委统战部部长李宁一人。巧的是,李宁在2016年5月已落马。
疑窦虽未完全解开,但剧情的走向已逐渐明朗——桌上的那锅肉到底是不是穿山甲?进了谁的肚子?依法依规处理即可。不过,对穿山甲事件的解读,不能简单停留在“国家保护动物吃不得”的普法层面。其实,无论饭桌上的穿山甲也罢,特供酒也罢,折射出的是一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拼接待、比豪华”的错误理念。
中央八项规定出台4年多来,全国多地陆续出台规定,对公务接待的餐饮、住宿、用车等标准做了严格规定,但对于接待外宾、招商引资这样的特殊公务活动往往留有余地。毕竟国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在接待上周到热情一点,在考察时提供一些方便,也都是题中应有之义。
但是,热情周到的接待,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打着“招商引资”旗号大吃大喝,追求奢靡享受。2014年《浙江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实施细则》就明确规定:“ 招商引资等活动应当参照公务接待标准,严格审批,强化管理,严禁超规格、超标准接待”,即便是接待外宾(港澳台客商),也要求:“从严从紧控制外宾团组和接待费用。”
一些地方之所以借招商引资之名超规格接待,除了部分干部借机绕开规定,胡吃海喝之外,从骨子里来讲还是错误的招商观在作祟。总是认为非山珍海味不足以体现诚意,非推杯换盏不足以赢得信任,生怕接待档次不高冷了投资者的心,影响项目落地。因此,即便在八项规定的高压下,仍然不乏顶风作案者。更有甚者通过让相关企业买单,在私人会所宴请等方式钻空子、打擦边球。一个人生地不熟的香港客商,初来乍到就有人提供如此高规格的饭局,究竟是纯粹的私人宴请?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公务接待?除了照片上的落马官员,还有没有未曾入镜的公务人员?这些问题,也是非常值得探究的。
其实,真正的客商,要不要在当地投资兴业,首先考虑的肯定不是接待有多豪华,饭局上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而是当地的投资环境好不好,是不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真正考验政府服务水平的,肯定也不是搞到穿山甲这样的山珍海味,而是实实在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现共赢发展。
之所以会形成”项目只有在酒局饭桌上才能拍板”的印象,说到底,还是因为对政策、规定这些明规则缺乏信心,希望通过酒精、珍馐凝结成的“友谊”,甚至桌面下的利益输送,来获取虚幻的安全感。
政府如何更好筑巢引凤,服务客商?在2016年的两会上,习近平同志用“亲”、“清”二字阐明了新型的政商关系。“亲”就是坦荡真诚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清”就是清白纯洁,不搞权钱交易。在招商引资中,“亲”、“清”二字同样可以作为镜鉴。真诚相待、坦坦荡荡,把问题摆到桌面上讨论,靠程序而非关系来解决项目落地中遇到的难题。政商之间在明规则下心安理得、理直气壮的干事创业,“穿山甲饭局”之类的闹剧才能失去滋生的土壤。
标签: 穿山甲;饭局;招商引资;外宾;八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