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就该重点严防“污染下乡”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佘宗明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2月12日 10:42:27

更多

绿色中国,不能撂下乡村,也不可容农村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农村生态保护,不仅关乎农民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这也愈显重点严防“污染下乡”的紧迫性。

2015052909125789044.JPEG

  “重点要严防城市污染和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近日,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赵龙解读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的“人居生态保护”时,强调要保护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并为其“划重点”。

  在对我国首个全国性国土开发与保护的基础性规划的权威解读中,表态要重点严防“污染下乡”,显然是有的放矢:近年来,污染从城市流向农村的现象不容小觑。在2015年新环保法实施后不久,《人民日报》就曾聚焦“污染下乡”乱象——随着环保门槛越来越高,执法越来越严,有些污染企业在城市待不下去了,变着法子“上山下乡”,不少村庄成了新的“生态灾区”。

  这并非杞忧:此前城市垃圾偷倒农村的现象,时有曝光;污染企业进乡村的情况,亦不罕见。新华社早前曾曝出河南等地农村有污染企业利用地下暗管、渗井,打排污“游击战”,结果出现牛畸形、人患癌的恶果;安徽有个镇6年“中毒”5次。2015年3月,环保部部长陈吉宁也曾公开指出,我国工业污染正由东部向中西部转移、城市向农村转移,全国农村遭受环境污染的比例不断上升。

  在部分农村地区,环境污染已成为比贫困更堪忧的存在,因为它威胁的是民众健康乃至生命。过去许多农村生活垃圾或许还能就地化解,可现在很多污染物难以降解,何况农村垃圾很难收集、处理率较低,它引起的多重衍生环境效应,会令本就脆弱的农村生态环境系统雪上加霜。而破坏那些绿水青山,也是在让许多人的乡愁无寄。

  绿色中国,不能撂下乡村,也不可容农村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农村生态保护,不仅关乎农民的生活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这也愈显重点严防“污染下乡”的紧迫性:必须尽早改变农村成为“排污场”的景象,也改变全国4万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大部分没有环保基础设施的情况。

35a3de02-3939-47ba-98ee-727f8eb1e103.jpg

  事实上,跟很多污染物一样动辄“下乡”的,还有劣质食品、山寨商品等。它们“下乡”,其实是趁虚而入,瞄准的是农村环境监管真空。当下各城市在污染物处理方面的监管体系渐趋完善,可农村地区却仍少这类规范,也处在监管半径鞭长莫及之处。更重要的是,很多落后地区不止环境评价门槛低,环境监管薄弱,还会为了经济发展之需,为污染企业大开方便之门。

  因而,重点严防“污染下乡”,也须对症施策。纲要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自然很有必要。在此之外,还得着力完善农村地区环保基础设施,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保,也要削减环保执法的“城乡差距”,在环评准入、环保问责等方面尽量适用“同一把尺子”,可考虑专业人士说的“全面建立农村集镇、村庄、河道、道路‘四位一体’保洁模式”。此外,在城市严格要求污染物妥善处理外,也同步加强对污染物排放体系全程监管。

标签: 污染企业;农村;下乡;污染;环保基础设施;污染物;工业污染;排污;农村生活垃圾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2/W02017021238226583526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