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为G20备料精彩的杭州故事

对于中外媒体届时的高度聚焦,杭州也大可放平心态。只要我们做到信息及时公开、透明,表达出乐于与世界沟通交流的坦诚,国际社会一定会感受到杭州的美与真。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经常上网,六个字的画外音听懂了吗?

  如今,总书记提出的“经常上网看看”,希望领导干部们能拿出游子“奔团圆”的勇气,将困难和拖延化作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经常上网看看。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哲言: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之网

  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互联网既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也是改善公共服务的“加速器”,通过网络问政,织就造福人民的互联网,不仅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必须,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观点 > 弄潮 正文

“一号文件”为“三农”发展注入新动力

来源:浙江在线
作者:江斌    责任编辑 肖纯
2017年02月14日 07:11:36

更多

“一号文件”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问题,为“三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中国强、中国美、中国福增添了信心。

1.jpg

  2月5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公开发布。“一号文件”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调整工作重心,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问题,为“三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中国强、中国美、中国福增添了信心。

  “三农”问题为何如此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不同场合发表重要论断,“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增收,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观”,深深印证了“农乃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之理。

  “一号文件”开篇提到,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在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但在新的历史阶段“问题仍很突出,矛盾亟待破解。”如何把脉开方,为“三农”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一号文件”分6个部分33条,对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三农”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是为“农业增效”注入新动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农业提质增效的关键,就是在新形势下如何迎难克艰、如何以归零的心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农业供给则结构性改革正在深水区和攻坚期。“一号文件”审时度势,注重科技创新、注重可持续集约发展,从“统筹调整三元种植结构”到“统筹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从政府的帮扶、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到调动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提出了“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加大农村改革力度”等一系列为农业提质增效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二是为“农民增收”注入新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常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对农民来说,只有钱袋子鼓起来,才能做其所做、享其所享。“一号文件”从农民种植、养殖、经营、培育等方面,在高效、特色、优势、规模、现代上出谋划策、着力扶持。既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大胆创新,又进一步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政策落地生根,提高脱贫质量,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积极性和主动性。尤其是在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拓展农业产业链价值链上,激发农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通过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来增加收入。

  三是为“农村增绿”注入新动力。“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农村增绿、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而农村增绿,关键是要在生产方式和创新驱动上做足文章。“一号文件”在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上,注重把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四个方面作为发展的重点,并提出要在水源、土地、空气和人们的生活质量上做好文章。

标签: 农民;三农;农村;发展;历史阶段;结构性;小康;科技创新;农业农村

Copyright © 1999-2016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img.zjol.com.cn/mlf/dzw/zjcpl/bwgd/201702/W020170214008442303837.jpg